你好,欢迎来到湖南现代畜牧养殖职业教育集团
农业种养技术交流与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 > 农业种养技术交流与服务 > 养殖实用技术 > 内容

养殖实用技术
笼养蛋鸡养殖场的饲养管理
栏目:养殖实用技术    时间:2024/9/12 15:18:23   浏览:46  返回列表

蛋鸡饲养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育雏期,一般指0~6 周的蛋鸡;第二阶段为育成期,一般指7~20 周的蛋鸡,第三阶段为产蛋期,一般为21 周至淘汰的蛋鸡,本文通过对三个阶段蛋鸡饲养管理的特点进行阐述。

1 育雏期饲养管理

1.1 育雏期环境管理

育雏期的饲养环境非常重要,尤其实在雏鸡刚刚孵化出壳后更为关键。雏鸡饲养的环境要在入场雏鸡前10d 使用至少两种消毒剂进行消毒,且每3d 进行一次彻底地消毒。雏鸡环境要保持32℃~36℃,进场以后每周降低2℃,夏季降至与室温一致即可,冬季降至22℃~26℃[1]。雏鸡在入场以后湿度调整至70%左右,随后的10d 后可降至60%。1~3 日龄的雏鸡光照需达到23h,2 周龄以内需达到18h,随后可根据实际情况每周降1~2h。饲养环境中需要有通风设备,保持饲养环境空气清新,可以降低疾病的发生率。

1.2 育雏期的管理

鸡饮水需要提前进行预温,且冬季不可饲喂冷水,饮用水的温度最好在25℃左右,且需要适当添加维生素、葡萄糖、电解质等营养物质,提高雏鸡的抵抗力[2]。先饮水后开食,雏鸡饲养的整个过程都要自由采食。在雏鸡阶段要使用符合标准的全价配合饲料进行饲养,这样可以使雏鸡更好地吸收营养,生长快,雏鸡健康。饲养过程中要根据雏鸡的大小进行分群,避免出现由于雏鸡大小,身体状况不同的原因影响雏鸡的生长发育。健康的饮食饮水,合理的饲养密度可以为雏鸡饲养过程中良好的生长提供可靠的条件。

2 育成期

2.1 育成期均匀度调整

定期对育成期蛋鸡进行均匀度调整可以更好地了解育成期的生长情况。每1~2 周对鸡群进行观察,抽样称重,根据抽检情况计算本鸡群的均匀度,通常情况下,饲养状态良好的鸡群,10 周龄蛋鸡的均匀的应在70%左右,15 周龄的达到75%,18周龄达到80%,鸡群的均匀度越高说明生产性能越好[3],均匀度低说明生产性能较差。对于体重较低的鸡需要进行单独的饲养,提高增长速度,对于体重较高的鸡要限制喂食,降低生长速度,尽量的提高均匀度。

2.2 育成期饲料营养管理

需要根据育成期饲喂情况,蛋鸡的体重,饲养的均匀度对饲料进行相应的调整[4]。育成期饲料要保证质量,不可以出现腐败、发霉、变质。育成期蛋鸡饲料的蛋白质含量不易过高,否则会堆积大量的脂肪,不利于开产。根据育成蛋鸡对钙的需要尽量提供含钙量低、钙磷比适宜的饲料,这样有利于机体更好的保留钙。在育雏期至育成期,育成期与备产期饲料更换的时候要逐渐的添加新料的比例,不可直接更换饲料。

3 产蛋期

3.1 产蛋期的环境管理

蛋鸡舍要保持良好的环境卫生条件,定期进行全方位的消毒,消毒后一周方可将产蛋期的鸡投入鸡舍,且蛋鸡必须在开产前转入蛋鸡舍,为蛋鸡更好地适应环境做好准备工作,避免或减少出现应激反应。产蛋鸡的饲养温度最好控制在15℃~25℃,在炎热的夏季蛋鸡舍得温度不要高于30℃,冬季的温度不要低于8℃,舍内的湿度控制在60%,注意通风换气,保持较低的二氧化碳浓度和氨气浓度在合理的范围内。产蛋期光照不可减少,只能有所增加,时间控制在15 个小时左右。

3.2 产蛋期管理

备产期的蛋鸡需要在产蛋之前进行转群,保证更好地适应环境。一般最早可在17~18 周龄进行转圈,最晚不可超过22 周。及时转群可以帮助待产蛋鸡更好的适应环境[5]。蛋鸡在开产前10d 或产第一枚蛋后饲料中的钙要进行相应的提高,以便保证鸡产蛋量,同时在环境中投放微量元素、矿物质等增加蛋鸡的营养情况。当产蛋量调整为5%时,需要更换适当的全价蛋鸡饲料,并且在开始产蛋时就进行自由采食,至产蛋高峰后的2周,这样可以充分地保证产蛋的需要。产蛋期补钙需在必要的时候进行,如补钙过早不利于钙的沉积。在上产蛋笼前进行新城疫、禽流感等疫苗的接种,这样可以减低产蛋高峰期出现应激反应。同时在产蛋后,清扫鸡舍、鸡笼,对器具消毒,投喂饲料的动作要轻缓,减少应激产生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