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湖南现代畜牧养殖职业教育集团
农业种养技术交流与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 > 农业种养技术交流与服务 > 种植实用技术 > 内容

种植实用技术
水稻叠盘出苗育秧技术模式
栏目:种植实用技术    时间:2024/9/7 8:59:26   浏览:50  返回列表

技术要点

(一)品种选择。考虑当地生态条件、种植制度、种植季节、生产模式等因素,根据前后作茬口选择确保能安全齐穗的水稻品种,双季稻区应注意早稻与连作晚稻品种生育期合理搭配。

(二)种子处理。种子发芽率要求常规稻达90%、杂交稻种子达85%以上。种子处理包括选种、浸种消毒、催芽。先晒种1—2天,以提高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然后用盐水或清水选种。浸种消毒48小时后清水洗净催芽,采用适温催芽,催芽要求“快、齐、匀、壮”,温度控制在35℃左右。当种子露白,摊晾后即可播种。

(三)育秧土或基质准备。可选择培肥调酸的旱地土或育秧基质育秧,旱地土育秧应选择pH值为中性偏酸、疏松通气性好、有机质含量高、无草籽、无病虫源的肥沃土壤。为防止立枯病等,需要做好土壤调酸、消毒;建议釆用水稻机插专用育秧基质育秧,确保育秧安全,培育壮苗。

(四)适期播种。适时播种,南方早稻在3月气温变暖播种,秧龄25—30天;南方单季稻一般在5月中下旬至6月初播种,秧龄15—20天;连作晚稻根据早稻收获合理安排播种期,秧龄15—20天。

(五)流水线精量播种。根据品种类型、季节和秧盘规格合理确定播种量,实现精量播种。南方双季常规稻9寸秧盘播种量一般100—120克/盘,每亩30盘左右;杂交稻可根据品种生长特性适当减少播种量。单季杂交稻9寸秧盘播种量70—100克/盘,7寸秧盘按面积做相应的减量调整。选择叠盘暗出苗的专用秧盘,采用播种均匀、播量控制准确、浇水到位的机插秧播种流水线播种,一次性完成放盘、铺土、镇压、浇水、播种、覆土等作业。流水线末端可加装叠盘机构,配装自动上料等装备。播种前做好机械调试,调节好播种量、床土铺放量、覆土量和洒水量。

(六)叠盘暗出苗。将流水线播种后的秧盘叠盘堆放,每25盘左右一叠,最上面放置一张装土而不播种的秧盘,每个托盘放6叠秧盘,约150盘,用叉车运送托盘至控温控湿的暗出苗室,温度控制在32℃左右,湿度控制在90%以上。放置48—72小时,待种芽立针(芽长0.5—1.0厘米)时用叉车移出,供给各育秧点育秧。

(七)摆盘育秧。早稻摆放在塑料大棚内或秧板上搭拱棚保温保湿育秧,单季稻和连作晚稻可直接摆秧田秧板育秧,有条件的可放入防虫网在大棚内育秧。

(八)秧苗管理。南方稻区早稻播种后即覆膜保温育秧,棚温控制在22—25℃,最高不超过30℃,最低不低于10℃,注意及时通风炼苗,以防烂秧和烧苗。注意控水,采用旱育秧方法,注意做好苗期病虫害防治,尤其是立枯病和恶苗病的防治。

(九)壮秧要求。秧苗应根系发达、苗高适宜、茎部粗壮、叶挺色绿、均匀整齐。南方早稻3.1—3.5叶,苗高12—18厘米,秧龄25—30天;单季稻和晚稻3.5—4.5叶,苗高12—20厘米,秧龄15—20天。

(十)病虫害防治。秧田期间重点防治立枯病、恶苗病、稻蓟马等。立枯病防治首先做好床土配制及调酸工作,中性或微碱性土壤需施用壮秧剂或调酸剂进行土壤调酸处理,把pH值调至6.0以下,同时做好土壤消毒;恶苗病防治首先选栽抗病品种,避免种植易感病品种,并做好种子消毒处理,建议用氰烯菌酯、咪鲜胺等药剂按量浸种,提倡带药机插。

二、适宜区域

适合在长江中下游稻区、华南稻区、西南稻区等水稻生产中推广应用。

三、注意事项

1. 早稻种子叠盘出苗,秧盘从暗室转运出来,室内外温差不宜太大,注意转运前先让暗室通风降温1—2小时,再将出苗秧盘移出暗室。

2. 目前南方生产上水稻秧苗较多在大棚育秧,机插前需做好炼苗,增强秧苗抗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