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种养技术交流与服务
|
当前位置:首页 > 农业种养技术交流与服务 > 种植标准 > 内容 种植标准辣椒高产高效规范化栽培技术
栏目:种植标准 时间:2024/9/15 14:41:08 浏览:55 返回列表
一、种植模式选择根据大田辣椒生育期偏长(120~135天)、不耐水淹、后秋灾害偏多的特点,建议以春栽、半春栽为主,夏栽(麦茬)为辅。 二、种植条件及区域根据辣椒半耐肥、半耐旱、喜温暖怕酷热、喜阳光怕暴晒、不耐霜冻、特别怕水淹的生物学特性,建议选择地势平坦、高燥、排灌方便、种植水平高的区域。 三、育苗技术1.品种选择。绝大多数辣椒品种均可种植,小辣椒种植品种按辣味分主要有辛辣型和微辣型两种;按种皮厚薄分为薄皮型和厚皮型,可选择三樱8号、三樱新一代等品种。每亩大田用种量150克左右。 2.适时育苗。露地辣椒栽培主要有春茬和夏茬两种方式:春茬栽培一般于2月上中旬育苗,4月中下旬移栽;夏茬栽培一般于3月中下旬阳畦育苗,5月中旬至6月上旬移栽。 3.种子处理。晒种:可促进种子后熟,降低种子含水量,改善种皮的通气透水性,一般选择在天气晴好时上午9点至下午3点进行。浸种:先用常温水预浸1小时,并用手搓去种子表皮黏液,再用55℃的温水浸种30分钟。然后在清水中浸4小时,捞去不实种子,再用10%的磷酸三钠溶液或0.3%高锰酸钾溶液浸泡20分钟,置入30℃温水中浸种9~12小时,搓洗、淘净后,将种子捞出用洁净湿纱布包好催芽。催芽:温度要保持在25℃~28℃,催芽4~5天,待种子80%露白时就可以播种了。 4.苗床制作。宜选择背风向阳、地势平坦、便于灌溉、土层深厚肥沃、通透性好,前茬没有种过番茄、茄子、马铃薯、辣椒等有机质含量高的肥沃地块或庭院空闲地制作苗床。一般按每66平方米大田10平方米苗床准备。一个标准苗床长为10米,宽为1~1.2米,过宽不利于间苗,过长不易通风。做成厚15~20厘米的育苗畦,畦间留30~40厘米宽的人行道。做好畦后将畦内土深翻耙平。在播种前施足基肥,灌足底水。每个标准苗床施腐熟有机肥200千克、尿素0.5千克、磷酸二氢钾0.1千克或复合肥1千克。为防治地下虫危害,每畦可用辛拌磷或甲拌磷颗粒剂50~75克进行土壤处理。注意床土要搂平整碎,肥药土拌匀。 5.床土消毒。为防治辣椒苗期病害,培育无病健壮幼苗,在播种时要对苗床土壤进行消毒。具体方法:用多菌灵、代森锰锌和甲基托布津各30克或苗床消毒杀菌剂6~10克对床土进行消毒处理。也可用40%多菌灵或75%百菌清600~800倍液喷洒苗床和盖籽土消毒。 6.播种覆膜。播种应选择无风的晴天中午进行,用水淋透苗床,待水下渗后即可将催芽后的种子撒播于苗床内,一般每10平方米苗床用种量150克,然后用过筛后的细土覆盖种子0.5~1厘米,做到不见种子为宜。播种后,用竹竿搭成小拱棚,覆盖塑料薄膜,四周用泥土封严。 7.苗床管理。一是温度调节。前期白天温度控制在20℃~25℃,夜晚在15℃~17℃,苗床土温不低于17℃;后期白天控制在15℃~20℃,夜间在5℃~10℃。温度的调节通过放风和保温防寒来进行。二是水肥管理。若午间幼苗出现萎蔫现象,表明苗床内湿度小,需要补水。浇水的方法是:早期温度低时,可在中午用喷水壶喷一些温水,后期温度逐渐升高,可喷凉水。喷水量以湿润床土1.52厘米为宜,不可过多;若底肥不足,幼苗细弱,叶片淡绿,可用0.2%尿素+0.2%磷酸二氢钾混合液进行叶面喷施。三是防病治虫。若发现有病虫害应及时防治,蚜虫可用吡虫啉或氧化乐果防治;一般苗期经常发生的病害多为猝倒病、立枯病等,可喷施甲基托布津等进行防治。四是间苗除草。在辣椒苗4~5片叶时要进行间苗,以一寸见方留一棵为宜,以免幼苗徒长。结合间苗,应及时拔除苗床内的杂草。五是放风炼苗。移栽定植前15~20天要注意进行放风炼苗,白天逐渐延长放风时间,至栽前5~7天昼夜炼苗,待4月中下旬幼苗长至10~12片叶时即可移栽大田。 辣椒壮苗的标准:根色为白色,主根粗壮,须根多,茎短粗。10~12片真叶,从子叶部位到茎基部约2厘米,株高18~20厘米,子叶部位茎粗0.3~0.4厘米,茎表绿色,有韧性,子叶保留绿色,叶片大而肥厚,颜色浓绿,叶柄长度适中,茎叶及根系无病虫害,无病斑,无伤痕。可以用以下几句话简单总结:苗龄60天,叶子12片,根茎粗又壮,主枝花蕾现。实践证明,有10~12片叶,带花蕾移栽的壮苗最容易成活。 四、大田栽培管理技术(一)整地施肥1.早犁地。一般选择没有种过茄科类的土地进行栽培,要求土地肥沃疏松、排灌方便,前茬作物收获后,要及时耕翻,晒垡、冻垡,开春解冻后要早犁地、施肥。 2.拆好小墩。春椒地1.8米一带,拆成1.6米的小墩,留0.2米的墒沟,以利排灌。整地要深、碎、平、透,上虚下实。移栽时,墩上栽植4行椒。 3.科学施肥。小辣椒生长时间长(大田5~6个月以上),耗肥量较大,喜磷钾。一般亩产50千克干椒需吸收5千克纯N、4千克P2O5、4千克K2O,要足量科学配方施肥,每亩可施入有机肥3000~4000千克或N-P-K三元复合肥(16-16-16)50~80千克或辣椒专用肥50千克,根据土壤肥力适当增减,结合整地作基肥施入。 4.防治地下虫。结合整地每亩可用辛拌磷或甲拌磷颗粒剂1~1.5千克,兑干细土撒施,以防治蛴螬、蝼蛄、金针虫等地下害虫。 (二)化学除草化学除草能较好地解决椒草争肥、争水、争光的矛盾,省工省时,增产显著。移栽前,每667平方米可用50%乙草胺100~120毫升兑水40千克,均匀喷雾,浅耙4~6厘米,进行土壤封闭,主防禾本科杂草和部分阔叶杂草。也可于移栽后杂草长出时喷施盖草能防治。 (三)适时移栽,合理密植春椒4月中下旬移栽,麦套椒5月10日左右移栽。根据品种、土质、移栽时间和水利条件确立合理的密度。合理密植的原则:春椒稀、夏椒密,肥地稀、薄地密。具体来讲,分枝型大棵架品种宜采用宽窄行种植,在1.6米垄上栽4行,宽行1.6尺、窄行1尺,株距8寸,每亩5000株左右;直立型小棵架品种可采用等行距种植,同样在1.6米垄上栽4行,行距1.2尺,株距6寸,每亩8000株左右,双株留苗的可适当放宽株距。 (四)地膜覆盖凡适合地膜覆盖的春椒田(整地规范、地平、土碎、底肥足等)都应推广,先栽后盖或先盖后栽均可。 (五)田间管理1.中耕培土。小辣椒进入盛果期,容易造成倒伏,要中耕培土。注意中耕要浅,起土要远,防止伤根,一般中耕培土1~2次,封行后停止中耕。 2.追肥。可在初果期每亩追施辣椒专用肥10千克,确保进入盛果期对养分的需求。在开花期和盛果阶段要注意根外追肥,可叶面喷施0.3%~0.4%磷酸二氢钾倍液,以有效促进果实生长,同时可以使果实膨大,避免植株因为营养不足而产生早衰。 3.适时摘心打顶。三樱椒的产量主要集中在侧枝上,主茎上的产量仅占10%,而侧枝上的产量占80%~90%。因此,在定植缓苗后20天内应及时摘心,促进侧枝生长。 4.及时抗旱排涝。辣椒喜水不耐涝,若遇天气干旱,要及时沟灌洇水,注意灌后不留明水。如遇暴雨要及时排除田间积水,田间积水时间超过两个小时,植株就会被淹死。 5.防止落花落果。高温、低温、干旱、水渍、旺长、病虫危害等都会引起辣椒落花落果,降低产量,影响品质。因此,要在加强综合管理的同时,适当采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如防落素等保花促果。 6.适时防治病虫害。病虫防治应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积极应用物理、生物防治方法;化学防治要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掌握正确施药方法,减少化学农药用量,执行蔬菜农药安全使用标准,确保辣椒果实中农药残留不超标。 (六)适时采收小辣椒成熟比较集中,大田生产中可在大部分果实完全红、部分果实变为紫红色、果肉水分已减去三分之一时一次性收获。有条件有劳力的也可分次采摘。当椒角色泽深红、果皮皱缩、手摸发软时即为成熟,应立即采收。收获后应先在通风遮阴处晾晒,每天翻动2~3次,大半干时再堆积1~2天,然后放到太阳下晒至全干。注意切勿把鲜椒果摊在水泥地上暴晒,以免使椒角颜色变淡、失去光泽甚至晒成花壳,降低品质。 麦茬椒一般在霜降前整株拔下一次采收,为促使上部青果转红,可在收获前10天用40%乙烯利1000倍液喷洒催红。另外,收获前20天喷0.2%硼砂溶液,对果实上色也有较好效果。整株拔下后,果向内、根向外,堆放在阴凉通风干燥处晾晒,晒至八成干时按要求摘果分级,红、黄、青果分开,继续晾晒,晒干后即可出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