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湖南现代畜牧养殖职业教育集团
农业种养技术交流与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 > 农业种养技术交流与服务 > 种植标准 > 内容

种植标准
优质黄籽油菜新品种常杂油9号的选育
栏目:种植标准    时间:2024/9/15 20:41:03   浏览:63  返回列表

湖南是我国油菜种植大省,常年种植面积稳定在100万hm2左右[1-3]。油菜在湖南省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而优质高产的黄籽杂交油菜新品种选育推广对于提高油菜产业的经济效益、加快产业的快速发展及增强良油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4-5]。常杂油9号(168A× P103)是常德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利用两系法选育的黄籽杂交油菜新品种,2012—2014年进入湖南省油菜新品种区域试验,2015年3月通过湖南省油菜新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常杂油9号(审定编号:湘审油2015001)。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多抗和高含油量等特性,2012年开始试验生产,并进行高产示范,取得了良好的示范效果。

1 亲本及杂交组合的选育经过

1.1 黄籽油菜隐性核不育两型系168A的选育

2002年春季,常德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在油研10号中发现8株不育株(编号为Y10A),这些不育株表现雄蕊彻底退化,花瓣较大,分枝多。同年用不育株Y10A作母本,与自育的双低油菜品系H6测交。2003年夏季加代,F1代自交,经室内品质检测,筛选出22个单株材料,并于2003年秋季混合种植,2004年春季分离不育株,选择经济性状优良的不育株与H6进行回交。2004年夏季,回交一代株自交,成熟时收自交株65株。2004年秋季,种植回交一代自交株3 200余株,2005年春季分离不育株,选择性状优良的不育株与可育株成对兄妹交,收获后,分别对不育株与可育株进行品质分析,入选双低不育株112个。2005年夏季,种植入选的112个不育单株,同时将相应可育株种植,花期进行不育株比率调查时,有15个单株不育株比率在50%左右,相应可育株自交后代不育株比率25%左右。在这15个单株中,选择不育株与可育株成对兄妹交,成熟时收兄妹交组合302个,收获后,分别对不育株、可育株进行品质分析,并结合室内考种,入选双低、高含油量不育株126个。2006年春季,选择生育期适中、经济性状优良、抗倒、抗病及不育株率50%的株行成对兄妹交,收获后,再结合室内考种及品质分析进一步筛选。2006年进行组合试配,2007年进行广泛测配,以后各世代继续加强成对兄妹交及定向选择工作,至2009年育成新不育系168A(图1)。该不育系2012年通过湖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湘审油2012007。

图1 168A的选育过程
Fig.1 Breeding process of 168A

1.2 双低油菜恢复系P103的选育

2002年春季,从湖南农业大学选育的湘杂油1号中选可育株去雄作母本,与中国油料作物研究所选育的双低油菜品系中双6号杂交,获得杂种F1代种子。2002年夏季,种植F1代200株,从中选择50株可育单株套袋自交。2002年秋季将上代50株混合后种植3 000株,2003年春季选择经济性状优良的可育单株200株套袋自交,成熟期收取抗倒、抗病单株121株,经品质分析后,筛选单株56株。2003年秋季,将筛选的56株单株分行种植,2004年定向选择符合双低品质、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优良的单株150株。2005年春季、2006年春季以同样的方法进行选择,2007年春季选择性状优良的株行分别与168A进行测配,2007—2008年进行组合鉴定,其中168A/103的优势最强,且抗病、抗倒性强,含油量高,因此,将103定为该组合的恢复系,定名为P103(图2)。

1.3 杂交组合168A/P103的选配

2007年春季用黄籽隐性核不育系168A与恢复系P103试配杂交组合,2007—2008年进行优势鉴定,表现突出,2010—2011年参加常德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品种比较试验,2011—2012年参加湖南省油菜新品种预备区域试验,2012—2013年度进入湖南省油菜新品种区域试验,2013—2014年度进入湖南省油菜第2年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图3)。并于2015年3月通过湖南省油菜新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常杂油9号(审定编号:湘审油2015001)。

2 杂交油菜新组合常杂油9号的产量及产油量

2.1 区域试验

2011—2012年湖南省油菜新品种预备区域试验中,常杂油9号在3个试点平均产量2 225.9kg/hm2,比对照沣油5 2 0增产3.2 8%(不显著);平均产油量952.9kg/hm2,比对照沣油520增产13.16%,居参试品种第1位。

图2 P103选育过程
Fig.2 Breeding process of P103

图3 常杂油9号选育过程
Fig.3 Breeding process of Changza 9

2012—2013年湖南省油菜新品种区域试验中,常杂油9号在7个试点平均产量2 445.3kg/hm2,比对照沣油520减产0.29%(不显著),7个试点有5个点增产;平均产油量1 133.6kg/hm2,比对照增产5.59%,7个试点中有5个点增产。2013—2014年湖南省油菜新品种区域试验中,7个试点平均产量2 316.9kg/hm2,比对照沣油520增产0.58%(不显著),7个试点有5个点增产;平均产油量为983.1kg/hm2,比对照增产7.47%,7个试点中有5个点增产。

2.2 生产试验

在2014年湖南省油菜新品种生产试验中,常杂油9号平均产量2 240.5kg/hm2,比对照沣油520增产2.52%,增产点率为50%,居参试品种第4位。

3 主要特征特性

3.1 生物学特性

常杂油9号属半冬性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不育两系杂交种。幼苗半直立,叶色常绿,叶肉肥厚,叶数较多;冬前长势稳健,薹茎粗壮,不早薹早花,适应性好。2012-2014年湖南省油菜新品种区域试验结果显示,常杂油9号平均株高170.7cm,一次有效分枝数6.8个,全株有效角果数250.7个,每角粒数20.4粒,千粒重3.69g。平均生育期215.3d,比对照沣油520长2.9d。

3.2 抗性表现

常杂油9号苗期抗旱,耐湿性好,越冬期抗寒性强。抗(耐)菌核病、病毒病及抗倒性好。在湖南省油菜新品种区域试验中,2年平均菌核病发病率为4.09%,病毒病发病率为0%,低于对照沣油520。

3.3 品质

2013年经农业部油料及制品检测中心分析检测,常杂油9号芥酸含量为0.7%,硫甙为34.04μmol/(g饼),含油量为46.36%;2014年经农业部油料及制品检测中心分析,常杂油9号芥酸含量为0.6%、,硫甙为21.42μmol/(g饼),含油量为42.43%。2年平均芥酸含量为0.65%,硫甙为27.73μmol/(g饼),含油量为44.40%。符合国家双低油菜标准。

4 亲本繁殖及制种技术

4.1 不育系168A繁殖

严格选择隔离区,9月中旬播种,用种量130g/667m2,苗床与大田比为1∶5,尽量稀播、匀播,不间苗。苗龄30~35d时移栽大田,株行距12.5cm× 33cm。移栽时,要求大小苗同时栽。分别在苗期、抽薹期及花期拔除杂株、变异株和其他十字花科作物。盛花期将全部可育株标记,花期辅助授粉,接近终花时,将标记植株全部拔除,并及时运出田外。

4.2 恢复系P103繁殖

自然隔离条件或网室隔离繁殖,每年选择优株测定恢复力和配合力,并进行品质检测。坚持原原种→原种→一级良种种子生产程序,保证提供高纯度种子用于制种。栽培管理同常规油菜。

4.3 常杂油9号制种技术

选好隔离区,父母本于9月中旬同期播种,母本用种量100g/667m2,尽量稀播、匀播,不间苗;父本用种量30g/667m2。父母本苗龄30~35d移栽大田,父母本行比1∶4。母本株行距12.5cm× 33cm,父本株距25cm。母本移栽时,要求大小苗同时栽,父本栽壮苗。科学施肥,精心培管,初花前拔除可育株,盛花期人工授粉,成熟期父母本分收、分脱粒,防杂保纯。

5 栽培技术要点

常杂油9号在湖南育苗移栽宜在9月上中旬播种,苗床施足底肥,三叶期喷施100mg/kg多效唑溶液培育壮苗,苗龄35~40d,6叶左右移栽。密度:一般棉地6 000株/667m2,中等肥力以上的稻田8 000株/667m2,肥力水平较低的稻田和丘岗山地8 000~10 000株/667m2为宜。直播宜在9月下旬进行,其留苗量以2万~2.5万株/667m2为宜。

施肥以底肥为主,苗肥、腊肥为辅,底肥中硼肥为1.5kg/667m2。蕾薹期和开花期用0.1kg/667m2硼砂或速溶硼砂对水各喷1次,以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苗期防治蚜虫、菜青虫等,及时抗旱排渍。12月底喷施150mg/kg多效唑溶液,提高抗寒抗倒能力。花期喷施40%菌核净防治菌核病。

  • 上一篇:暂无记录!
  • 下一篇:高蛋白型大豆品种衡春豆9号的选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