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湖南现代畜牧养殖职业教育集团
农业种养技术交流与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 > 农业种养技术交流与服务 > 优良品种 > 内容

优良品种
湘沙猪
栏目:优良品种    时间:2024/9/15 20:02:02   浏览:50  返回列表

湘沙猪配套系从2008年开始历时10年,经过5个世代的持续选育,分别育成XS1系(终端父本)、XS2系(母系父本)、XS3系(母系母本)3个专门化品系,三系配套生产的商品猪体型外貌一致、生产性能高,各项技术指标达到或超过预定育种目标,2018年7月通过国家新品种(配套系)现场审定。

1 湘沙猪配套系选育目标

培育3个各具特点的专门化品系,通过3系配套杂交生产优质瘦肉型商品猪。要求整个杂交繁育体系生产效率高,母系繁殖力高、母性好、肉质优良;父系生长快、瘦肉率高;商品代体型外貌一致,被毛白色,生长较快且整齐度高,瘦肉率适中,抗病力强,适应性广,肉质优良。

1.1 父系育种目标

XS1系(终端父本):体型外貌符合大白猪品种特征;达100 kg体重日龄:公猪为166 d,母猪为168 d;达100 kg体重背膘厚公猪10mm,母猪11mm;胴体瘦肉率65%以上,料重比2.6以下。

1.2 母系育种目标

XS2系(母系父本):体型外貌符合巴克夏猪品种特征;经产母猪产仔数10头以上,活仔数9.5头以上;达100 kg体重日龄:公猪为170 d,母猪为172 d;达100 kg体重背膘厚公猪13 mm,母猪14 mm;胴体瘦肉率59%以上,料重比3.0以下。

XS3系(母系母本):体型外貌符合沙子岭猪品种特征;经产母猪产仔数11头以上,活仔数10头以上;达50 kg体重日龄:公猪195 d,母猪190 d;胴体瘦肉率40%以上,料重比4.5以下。

1.3 商品猪目标

被毛白色,达30~100 kg平均日增重700 g以上,料重比3.4以下,胴体瘦肉率56%以上,肌内脂肪2.8%以上,肉质优良。

2 优势杂交组合筛选

根据配套系育种目标,共设计了12种杂交组合模式:巴沙、汉沙、杜沙、杜巴沙、巴巴沙、杜杜沙、巴杜沙、杜汉沙、巴汉沙、大巴沙、大汉沙、长汉沙。从

2009年至2013年,亲本选育与杂交组合筛选同时进行。通过杂交试验,筛选出杜巴沙和大巴沙两个强优势组合,对两个杂优组合的肥育性能、胴体品质、肉质特性及体型外貌四方面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最终确定大巴沙为湘沙猪配套系最佳组合(限于篇幅,杂交组合筛选试验内容略)。

3 选育技术路线

依据配套系育种目标性状分化选择原理,从伟鸿原种猪场大白猪群中选择体型好、生长快的优秀个体组成XS1系育种基础群,以生长速度和瘦肉率为主选性状,兼顾繁殖性能和体型;从伟鸿原种猪场巴克夏猪群中选择体型好、生长快的优秀个体组成XS2系育种基础群,以生长速度和瘦肉率为主选性状,兼顾繁殖性能和肉质;从沙子岭猪保种群中选择优秀个体组成XS3系育种基础群,重点选择生长速度和繁殖性能,保持优良肉质。3个品系均采用开放核心群选育法进行品系繁育。XS1系、XS2系、XS3系培育及杂交配套技术路线见图1。

图1 湘沙猪配套系培育技术路线

4 组建选育基础群

4.1 XS1系基础群的组建

XS1系作为配套系终端父本,育种目标是生长速度快、瘦肉率高。根据杂交试验结果,美国大白猪作为终端父本有较好的配合力,故XS1系选用美国大白猪为育种素材。育种基础群以引进的大白原种猪及其后代组成,其中公猪15头(8个家系)和母猪300头。

4.2 XS2系基础群的组建

XS2系作为配套系母系父本,育种目标是生长速度较快、瘦肉率较高,肉质好,兼有较高繁殖力并与XS3系有较好的配合力。根据杂交试验结果,美国巴克夏猪与沙子岭猪有较好的配合力,故XS2系选用美国巴克夏猪为育种素材。育种基础群以引进的巴克夏原种猪及其后代组成,其中公猪11头(6个家系)和母猪80头。

4.3 XS3系基础群的组建

XS3系作为配套系母系母本,育种目标是生长速度较快、繁殖力高、肉质好。故XS3系以沙子岭猪为育种素材。从沙子岭猪保种群体中选择生长发育正常、雄性特征明显的10头公猪(10个家系)和146头后备母猪组成育种基础群。

5 选育方法

3个专门化品系均按照性能测定、遗传评估、种猪选种选配等技术流程操作。具体内容略。

6 专门化品系选育结果

6.1 XS1系

6.1.1 体型外貌 体型大,毛色全白,头长直、中等大小,颜面宽呈中等凹陷,耳大直立。背腰平直,腹线平直,四肢粗壮结实,肌肉附着紧凑,前躯宽、后躯丰满。乳头数7对以上。

6.1.2 繁殖性能 从表1可以看出,2013年是XS1系基础群的高产阶段,初产和经产总产仔数分别达到了11.8头和11.7头。2014年以来,XS1系繁殖性能稍有下降,但经过选育至2017年,XS1系经产母猪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分别达到了11.8头和11.4头,与2013年接近,且2018年XS1系经产母猪产活仔数比2013年提高0.6头。XS1系初产和经产母猪总产仔数及产活仔数的变异系数呈逐年降低趋势,遗传性趋于稳定。

表1 XS1系繁殖性能测定数据

注:初产繁殖性能为头胎测定结果,经产繁殖性能为2~4胎测定结果。

6.1.3 生长性能 从表2可以看出,XS1系在引种后两年内生长性能仍保持较高生长优势,生长速度快,背膘薄。2013—2014年,XS1系公猪达100 kg体重日龄和达100 kg体重背膘厚约为164.9 d和9.85 mm,XS1系母猪达100 kg体重日龄和达100 kg体重背膘厚约为165.7 d和10.1 mm。2015年以后,XS1系生长速度减慢,经过逐年选育,虽未达到2013年和2014年的生长速度,但达100 kg体重日龄也在逐年缩短并趋于稳定。XS1系因背膘较薄,繁殖性能略差,2016年以后,场内调整育种方案,降低对XS1系背膘厚的选择权重,所以背膘厚稍有升高的趋势。2018年,公母猪达100 kg体重日龄和100 kg体重背膘厚的变异系数均在10%以内,遗传性稳定。

表2 XS1系后备猪生长发育

6.1.4 肥育性能 从表3可以看出,2017年XS1系日增重为840.0 g,基本同2013年保持一致,说明从2012年引种组建核心群以来,XS1系的生长速度仍保持较高水平。经过6年的持续选育,XS1系的料重比下降,XS1系的料重比从2013年的2.89下降到2017年的2.59。

表3 XS1系肥育性能

注:1.2013年肥育试验时间为2013年5—7月;2015—2017年肥育试验时间在每年的10~12月。2.肥育试验猪公母各半,试验从体重约30 kg时正式开始,体重约100 kg时结束。3.产肉性能和肌肉品质是在肥育试验结束后随机选择4~6头猪进行屠宰测定。4.XS1系和XS2系属同批试验,试验时间和处理方式均相同。

6.1.5 胴体品质 从表4可以看出,经过6年的选育,XS1系背膘厚降低,瘦肉率提高,遗传进展较好。XS1系瘦肉率有升高的趋势,腿臀比例基本不变,背膘厚有降低的趋势。2018年XS1系瘦肉率为69.9%,比2013年高出4.1个百分点;2018年XS1系背膘厚为18.8mm,比2013年减少2.0mm。

表4 XS1系胴体品质

注:2013年和2017年眼肌面积测定按眼肌高×眼肌宽×0.7计算,2015年和2016年眼肌面积测定按硫酸纸称重法计算。

6.1.6 肌肉品质 从表5可以看出,XS1系肉色、肌肉pH1(屠宰后45min的pH)、大理石纹和滴水损失均处于正常范围,变化不大。各肉质性状的遗传性能稳定。

表5 XS1系肌肉品质

6.2 XS2系

6.2.1 体型外貌 全身被毛黑色(仅嘴筒、尾和四肢末端为白色),整体毛色呈“六白”特征,头短小,嘴筒短,颜面稍凹,两耳竖立微前倾,颈粗短,胸深宽,背腰平直,四肢短而有力,躯体形似圆筒状。乳头数6对以上。

6.2.2 繁殖性能 从表6可以看出,经过6年的选育,XS2系母猪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均有所提高,2018年,XS2系经产母猪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分别为10.2头和9.8头,比2013年分别提高了0.5头(5.15%)和0.7头(7.69%)。而且,XS2系母猪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的变异系数呈逐年降低趋势。说明经过持续选育,XS2繁殖性能趋于稳定,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的变异系数在20%以内。

表6 XS2系繁殖性能

6.2.3 生长性能 从表7可以看出,经过6年的持续选育,XS2系公猪和母猪达100 kg体重日龄和达100 kg体重背膘厚均有所减低,生长性能趋于稳定,选育效果明显。2018年,XS2系公猪达100 kg体重日龄和达100 kg体重背膘厚分别为168.8 d和12.5 mm,与2013年相比,分别降低了1.3 d和1.0 mm;2018年,XS2系母猪达100 kg体重日龄和达100 kg体重背膘厚分别为169.7 d和13.5mm,与2013年相比,分别降低了1.2 d和0.5mm。2018年,公母猪达100 kg体重日龄和达100 kg体重背膘厚的变异系数在10%以内,遗传性稳定。

6.2.4 肥育性能 由于2013年肥育试验是在夏季进行,2015—2017年3次肥育试验均在冬季进行,所以,2013年的日增重略高于2015—2017年的日增重。在相同的试验时间段,比较2015—2017年的日增重可以发现,XS2系日增重有升高的趋势,2017年日增重比2015年提高了7.53%。近3年来,XS2系猪料重比基本稳定,约3.0左右。详见表8。

表7 XS2系后备猪生长发育

表8 XS2系肥育性能

6.2.5 胴体品质 XS2系屠宰测定结果见表9。2018年屠宰率为74.8%,瘦肉率为63.4%,平均背膘厚为20.7mm,与2013年相比,屠宰率提高了1.5个百分点,瘦肉率提高了5.3个百分点,平均背膘厚降低了3.1mm。腿臀比例基本不变。

表9 XS2系胴体品质

6.2.6 肌肉品质 从表10可以看出,5次肌肉品质测定,肉色、大理石纹、肌肉pH1和贮存损失均处于正常范围,这4个指标变化不明显;肉色、大理石纹评分稳定在3.3以上,说明XS2系猪肉质较好。

表10 XS2系肌肉品质

6.3 XS3系

6.3.1 体型外貌 毛色为“两头乌”。头短而宽,嘴筒齐,面微凹,耳中等大、蝶形,额部有皱纹,背腰较平直,腹大不拖地。腿臀欠丰满,四肢粗壮,后肢开张。乳头数7对以上。

6.3.2 体重体尺 从表11可以看出,经过6年的选育,2018年XS3系6月龄公猪体重为47.5 kg,体长98.4 cm,体高49.2 cm,胸围84.5 cm,胸深28.6 cm,胸宽20.7 cm;6月龄母猪体重为48.7 kg,体长95.7 cm,体高49.8 cm,胸围86.3 cm,胸深29.0 cm,胸宽23.2 cm。各体尺数据略有变化,但变化幅度不大。体重体尺指标变异系数均在10%以内,遗传稳定。

表11 XS3系后备猪6月龄体重体尺

6.3.3 繁殖性能 从表12可以看出,经过6年的选育,2018年XS3系经产母猪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分别达到了11.1头和10.3头,比2012年分别提高了0.4头(3.73%)和0.6头(6.19%)。2018年经产母猪泌乳力(21日龄窝重)达到了34.8 kg,比2012年提高了4.7 kg(15.61%)。2018年各繁殖性状的变异系数均在20%以内,说明XS3系经过选育,繁殖性状的遗传趋于稳定。

表12 XS3系繁殖性能

6.3.4 生长发育 从表13可以看出,2018年XS3系达50 kg体重日龄公猪为193.9 d、母猪为185.7 d,比2012年度分别缩短了4.4 d和4.1 d;达50 kg体重活体背膘厚公猪为15.6mm、母猪为17.9mm,分别比2012年降低了7.69%和8.21%。经过6年的选育,XS3系后备猪的生长加快,背膘变薄,且公母猪达50 kg体重及活体背膘厚的变异系数稳定在10%以内。

表13 XS3系后备猪生长发育

6.3.5 肥育性能 从表14看出,2017年XS3系肥育猪的日增重为517.5 g,比2013年度增加了6.5 g;料重比为4.05,与2013年相比差异不大。

表14 XS3系肥育性能

6.3.6 胴体品质 从表15可以看出,2018年XS3系肥育猪的瘦肉率为42.9%,比2013年度提高了4.0个百分点;腿臀比例为24.0%,比2013年高2.1百分点;眼肌面积为20.53 cm2,比2013年度增加了3.8 cm2;背膘厚为31.6mm,比2013年度减少了14.9mm。

表15 XS3系胴体品质

6.3.7 肌肉品质 从表16可以看出,2018年XS3系猪肉色评分为3.3,比2013年的2.8高0.5;大理石纹评分为3.6,比2013年度的2.9高0.7;滴水损失1.70%;失水率10.34%,与2013年相比降低了4.48个百分点,说明猪肉的保水性能提高;熟肉率为63.71%,与2013年相比有略微下降。整体体现了XS3系良好的猪肉品质。

表16 XS3系肌肉品质

7 父母代与商品代生产性能

7.1 父母代(XS23)生产性能

全身被毛以黑色为主,少数个体腹、蹄部为白色,头中等大小,耳直立中等大,脸直中等长;背腰较平直,后躯丰满,四肢粗壮结实;乳头数7对以上。

经农业农村部种猪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抽测:父母代总产仔数(12.4±2.0)头,产活仔数(11.9±1.8)头,21日龄窝重(49.6±7.5)kg;21日龄成活数(11.2±1.5)头,成活率(95.5±5.2)%。

7.2 商品代杂优猪(XS123)生产性能

全身被毛白色,少数个体皮肤上有黑斑或两眼角有黑毛,头中等大小,脸直中等长,耳中等大稍向前倾;背腰平直,后躯丰满,四肢粗壮结实。

经农业农村部种猪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检测:商品代30~100 kg期间平均日增重(832.44±59.0)g,料重比3.16;(100.6±5.25)kg屠宰,屠宰率(73.0±1.91)%,胴体瘦肉率(58.2±2.78)%,肉色(3.5±0.18),系水力(93.26±1.46)%,肌内脂肪含量2.9%。

8 展望

8.1 持续开展品系选育

要创新育种技术和选种方法,引入高产基因,改造性能差的个体,丰富品系结构,确保各专门化品系突出特点的维持和进一步提高。要针对个别变异系数大的性状指标(如背膘厚和肌内脂肪等)进行持续选择,不断提高商品猪群的性能水平和整齐度。

8.2 加强繁育体系建设

要加快建立健全湘沙猪配套系“原种-扩繁-公猪站-商品猪”为一体的良种繁育体系,加大推广力度,扩大种群规模和推广范围,提高母猪扩繁和商品猪生产能力,满足生产需要。

8.3 加快配套技术推广

要加强湘沙猪配套系推广过程中的饲料营养、环境控制、配种繁殖、疫病防控等方面技术研究配套,形成技术标准和综合配套技术,尤其是要建立生物安全体系,科学制定免疫程序,加强卫生消毒工作,提高猪群整体健康水平,充分发挥湘沙猪的遗传潜力。

8.4 加快产业开发步伐

目前,湘潭新湘农生态科技有限公司确定了年出栏优质湘沙猪100万头、年产值100亿元的全产业链发展目标,开发了毛氏雪花猪肉、毛氏红烧肉等肉类品牌。要加快形成以湘沙猪配套系为基础的“育种场+扩繁场+养殖企业(合作社)+加工企业+电子商务”的新型产业化开发模式,协调优质猪全产业链各环节企业的利益联结机制,共同打造湘沙猪品牌,发挥市场品牌效应,增强湘沙猪品牌竞争力。

8.5 推广应用前景

湘沙猪配套系综合了两个外种猪生长快、产肉量高和沙子岭猪肉质好、繁殖力高和抗病抗逆性能好的优势。配套系父母代母猪繁殖性能有显著的杂种优势,母性好,发情明显,产仔数达12.4头,产活仔数11.9头。配套系商品猪与纯种沙子岭猪相比,日增重提高65%,料重比降低26%,瘦肉率提高了17个百分点,肌内脂肪保持在2.9%以上;与普通内三元商品猪比,配套系商品猪生长更快、瘦肉率更高、体型外貌更整齐。湘沙猪配套系既适合标准化规模生产,也适用于农村分散养殖,产品能满足广大中高端消费者对优质猪肉的大量需求,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 上一篇:雪峰乌骨鸡
  • 下一篇:晶两优华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