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种养技术交流与服务
|
当前位置:首页 > 农业种养技术交流与服务 > 养殖实用技术 > 内容 养殖实用技术湘西黄牛标准化生态养殖与经济效益研究
栏目:养殖实用技术 时间:2025/1/16 16:09:57 浏览:43 返回列表
打造湘西黄牛优质品牌,健康持续发展湘西黄牛产业,只有走适度规模、标准化生态养殖之路才能实现。湘西自然、气候条件独特,适度规模标准化生态养殖湘西黄牛,能够实现较好的经济效益,湘西黄牛的保种是对国家品种资源的保护,就现实而言,养殖湘西黄牛的效益远远不及养殖杂交牛,通过试验研究确定其效益差距究竟是多大,对拟定保种方案提供科学的参考,为此进行湘西黄牛标准化生态养殖与经济效益试验研究,并分3年进行,2016年为第一期,针对犊牛断奶后架子期不同年龄段进行分组育肥饲养试验研究。 1 材料与方法试验共选用15头健康湘西黄牛公牛,分3组进行,试验组一为5头2岁以上年龄的湘西黄牛公牛,编号依次为1-1、1-2、1-3、1-4、1-5;试验组二为5头1岁以上2岁以下年龄的湘西黄牛公牛,编号依次为2-1、2-2、2-3、2-4、2~5;试验组三为5头1岁以下年龄的湘西黄牛公牛,编号依次为3-1、3-2、3-3、3-4、3-5。试验分预饲期15 d和正饲期90 d,试验预饲期主要进行防疫、驱虫、健胃和饲料转换调适等。试验正饲期主要是进行标准饲料投入及饲养管理。饲养方式采用运动型圈养方式,按3个年龄组体重标准确定不同的营养供给量及营养水平,以种植的牧草为主原料,辅以适量精料和干草。营养需要参数及精料配方见表1和表2。粗饲料主要为天然牧草、种植牧草、干稻草及青贮料,试验期根据草料的供给情况调整投放比例。 表1 营养需要参数 ![]() 注:以日增重0.9 kg为基数,达不到增重则相应减少供给量。 表2 精料组成% ![]() 试验期每15 d称重一次,根据每15 d称重一次,按照试验称重情况,将试验期划分6个阶段,第一阶段为9月12日~9月27日;第二阶段为9月28日~10月12日;第三阶段为10月13日~10月27日;第四阶段为10月28日~11月11日;第五阶段为11月12日~11月26日;第六阶段为11月27日~12月11日记录每天饲料的投喂情况,分析不同粗料饲喂比例的改变对育肥状态的影响。 2 试验结果与分析试验之前,试验牛的饲喂形式都是纯放养,采食的饲料都是当地的天然牧草。试验预饲期开始,对试验牛采用运动型圈养方式,并逐步添加青贮饲料,让试验牛适应本试验的饲养方式。 2.1 生产成本的计算 试验牛饲喂情况及饲料成本见表3。 肉牛养殖成本主要包括:牛源成本、饲料费用、人工费、防疫费、水电费[1-3]。 饲料价值计算按照本次试验当地采买计算,当地采买价格为(元·kg-1):鲜草0.4,干草0.7,青贮0.7,玉米2,麦麸2.14,豆粕3.6,微量元素预混料8,小苏打2。根据市场价格,1岁以下的精料价格为2.67元·kg-1,1岁~2岁牛的精料价格为2.63元·kg-1,2岁以上的精料价格为2.69元·kg-1。 本试验的主要目的是研究适度规模养殖,即家庭牧场的经济效益,劳动力是利用家庭闲置劳动力直接转化为总收入中,因此暂不计算到养殖成本中。家庭牧场的主要成本为饲料成本和购牛成本,6个阶段的饲喂情况及饲料成本见表3。 由表3可见,本试验根据当地草料供给情况调整草料投放,试验第四阶段,即11月初,试验地开始出现鲜草短缺现象。因此,在湘西地区适度规模养殖场都应配备青贮池,制作青贮饲料,以备在鲜草短缺的几个月保证草料供给。 2.2 饲料投入与产出效益 试验牛生长曲线见图1,3个试验组试验牛增重对比见图2。试验组一试验牛增重情况见表4,试验组二试验牛增重情况见表5,试验组三试验牛增重情况见表6。 表3 试验牛饲喂情况及饲料成本 ![]() ![]() 图1 试验牛生长曲线 根据表4、表5、表6,3个试验组试验牛的增重情况,使用Excel 2007制作曲线图。由图1可知,试验全程,每组试验牛的总体重呈上升趋势。从图2可知,试验一组和试验二组试验牛从第一阶段到第四阶段总增重量也呈上升趋势,试验组三的总增重在第三阶段比上一阶段的总增重略低,是由于犊牛刚断奶不久,在营养消化上满足不了试验组三(1岁以下)牛的需求,在第四阶段的试验中通过调整饲料配方,适当增加精料的供给,试验组三试验牛在第四阶段的总增重得到提高,达到本次试验的最高值30.5 kg。从图2和表4可知,试验组一在第四阶段的总增重量达到本试验期最高值,15 d 5头试验牛总增重达到65 kg,每头试验牛的日均增重可达0.87 kg。 本次试验过程中,由于试验牛之前的饲养形式均是放养,饲料来源均以鲜草为主,补饲少量干草,试验采用运动型圈养模式后改变了饲养方式,饲料方面也增加了青贮料和精料,试验前期少量试验牛出现拉稀及口疮等不适症状,这对育肥结果也产生了影响,但有鲜草的一~四阶段增重提高明显,第五阶段受到停止投喂鲜草和进入深冬气温下降的双重影响,增重迅速减缓,第六阶段平稳保持增重,表明湘西黄牛在湘西的环境下生长,青绿草料的供给对其影响较大。精饲料与青绿草料的配合喂养一~四阶段随着精饲料的增加增重提高。 ![]() 图2 三个试验组试验牛增重对比 2.3 经济效益 饲料投入与经济效益见表7。 本次试验结束时,牛肉的市场价格为76~92元·kg-1,生态养殖高品质牛肉价格为120元·kg-1。本试验牛肉为生态养殖高品质牛肉,但因品牌尚未建立,将本次试验牛肉按照市场价格中高档价位86元·kg-1保守计算产值,结合表3、表4、表5、表6可得出本试验中经济效益情况,见表7。由表7可知,试验组一的经济效益最好,试验期90d,经济效益可达14 271.82元,平均每头牛经济效益为2 854.36元。根据李雪娇等研究表明,每头肉牛防疫费为0.3元·d-1,水电费为0.5元·d-1,那么湘西2岁以上的肉牛育肥90d基本费用72元,育肥饲养头2岁以上的湘西黄牛毛利润为2 782.36元[4]。 表4 试验组一试验牛增重情况kg ![]() 表5 试验组二试验牛增重情况kg ![]() 由表7可知,本试验采用3个年龄段进行同步试验,15头牛总重3591.5kg,总投入97436.52元(购牛及饲养成本96356.52元加基本费用1080元),平均出栏重单位成本为27.13元·kg-1。本生态养殖方法屠宰测定湘西黄牛40%净肉率,以此推算生态养殖的湘西黄牛肉的生产直接成本为67.83元·kg-1,如果一个家庭养殖场年养殖出栏肉牛60头,头平均出栏重量350 kg,总计生产21 000 kg,牛肉产出8 400 kg,全年饲养管理人工投入开支至少6万元,则牛肉人工成本为7.14元·kg-1,那么生态养殖的湘西黄牛肉最低生产成本为74.97元·kg-1。本试验数据包括了饲养管理对湘西黄牛育肥时的影响及环境、饲料的改变对湘西黄牛育肥的影响。实际生产中,饲养管理对湘西黄牛育肥的影响可以人为降低,而从幼龄牛就以本试验的饲喂方式进行饲喂,让湘西黄牛提前适应本饲喂方式,还能降低环境、饲料的改变对育肥的影响效果,因此实际生产中,用本方法进行育肥经济效益还能得到进一步提高。 表6 试验组三试验牛增重情况kg ![]() 表7 饲料投入与经济效益 ![]() 3 结论湘西地区,适度规模的养殖场开展湘西黄牛育肥均需配备青贮池,储备青贮饲料,调控草料,同时做到四季有青绿饲草供给,能够达到理想的育肥效果[5]。试验牛比养殖场放养的湘西黄牛毛色光亮,体格结实,而牛肉的口感与放养的湘西黄牛没有差别,因此,运动型圈养模式很适宜湘西黄牛的育肥。 为提高经济效益,湘西黄牛的育肥期最好避开12月~次年3月,这几个低温月份影响育肥效果。湘西黄牛育肥选择>1岁的牛,年出栏60头湘西黄牛,如果能够卖到86元·kg-1,纯利润可>9万元。湘西黄牛养殖繁殖群以放牧加补饲的饲养方式为宜,生产的牛犊>10月龄转为运动型圈养模式,提高育肥效果,保证牛肉品质。但是湘西黄牛生态养殖产品的推广需要龙头企业带动,养殖需要价格驱动,本试验表明真正的生态养殖,品质上乘的湘西黄牛肉最低生产成本是74.97元·kg-1,低于此价格,养殖户没有利润,或会放弃生产,或者将生产出不符合标准的牛肉。如果牛肉收购价格能够达到86元·kg-1,生态养殖湘西黄牛产业会迅速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