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9香优139特征特性
1.1 农艺性状
该品种全生育期为152.4 d,与对照F优498相当。株高121.6 cm,株叶型较好,茎秆较坚韧;叶色绿,剑叶挺直;叶鞘、叶缘紫色。分蘖力中等,亩有效穗15.1万。穗型较大,穗实粒数为155.5粒,结实率80.0%,千粒重30.7 g。粒型较长、粒重大,颖尖紫色、无芒、后期转色好。
1.2 米质主要指标
2017年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测试,出糙率81.6%,精米率73.3%,整精米率60.3%,垩白粒率59%,垩白度13.2%,粒长7.3 mm,胶稠度42 mm,直链淀粉含量22.4%,透明度2级。食味鉴评77.7分。
1.3 抗逆性
经贵州省品种审定委员会通过自然与接种鉴定,稻瘟病抗性2016年综合评价为“中感”,2017年综合评价为“中抗”;耐冷性2016年表现为“较弱”,2017年表现为“弱”。
1.4 产量表现
大田种植表现高产稳产。2016年贵州省区试迟熟F组初试平均亩产639.49 kg,比对照F优498增产4.80%,达极显著水平;2017年贵州省区试迟熟A组续试平均产量666.64 kg/667m2,比对照F优498增产4.21%,达极显著水平。贵州省区试两年平均产量653.07 kg/667m2,比对照F优498增产4.50%。2017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573.82 kg/667m2,比对照F优498增产11.37%,6个试点全部增产。
2 9香优139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2.1 选择适宜种植区域
9香优139适宜在沿河县中低海拔中迟熟稻区种植。但稻瘟病重发区要慎用。以选择耕层深厚、肥力中上等、排灌方便、光照充足的稻田种植为宜[1]。
2.2 适时早播与旱育秧
为保证9香优139穗分化期光温条件处于最佳天气时期,实现安全齐穗、避免秋风秋雨危害,根据沿河县8月上中旬平均气温为24~28℃、连续降雨天气少的气候特点,要在清明前后的3月底至4月初播种。
育秧采用旱育保姆、无纺布覆盖的旱育秧方式[2]。冬闲田采用小苗、早茬田采用中苗、晚茬田采用大苗移植[3]。
2.3 薄水浅栽与合理密植
移栽前精细犁田整地,即耙即栽,薄水浅栽。栽插密度根据气候、土壤肥力等因素确定。一般密度1.2 万窝/667m2左右,规格(33+20)cm×20 cm,实行东西向、宽窄行、拉绳定距规范移栽,窝栽2~3粒谷带蘖秧[4]。
2.4 平衡施肥与科学管水
移栽时施足底肥,一般每667 m2施用农家肥1 200 kg、普钙50 kg、钾肥10~15 kg;在移栽后5~7d 667 m2施尿素15~20kg作分蘖肥;在抽穗前10 d前后视苗情补施适量穗肥,一般以钾肥为主,尿素为辅。在幼穗分化7~8期(亮白肚)与抽穗50%左右时,分2次每667 m2用3%“九二0”乳油3 g+60%氯化钾150 g对水均匀喷施稻茎上部,促抽穗整齐、结实率高、集中成熟。水浆管理上,特别要注意在分蘖够苗时,及时适度晒田控苗,成熟期切记晒田过早[5]。
2.5 综合防治病虫草害
随着国家“一控两减三基本”的深入推进和人民对优质安全农产品的强烈需求,对病虫草害的防治要使用绿色防控技术[6]。9香优139大田期主要要注意防治稻瘟病、稻飞虱、螟虫等。稻瘟病在苗期、破口期、齐穗期用20%稻瘟酰胺悬浮剂、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等防治;稻飞虱在分蘖期、孕穗期治用50%噻虫嗪水分散粒剂、5%吡虫啉乳油等防治;其他病虫根据发生情况选用对口农药防治挑治或兼治;杂草于栽秧后5 d左右用50%乙草胺乳油与追施的尿素混匀施用,施药后要保持约3cm的浅水达7d[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