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种养技术交流与服务
|
当前位置:首页 > 农业种养技术交流与服务 > 种植实用技术 > 内容 种植实用技术沣油737在桃源县示范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栏目:种植实用技术 时间:2024/9/15 20:30:39 浏览:59 返回列表
桃源县地处湖南省西北部,位于沅水中下游,自然条件复杂,山、丘、平三种地形兼有,而以丘陵、山区为主。年平均气温16.5℃,年平均降雨量1 447.9mm,无霜期265~285 d,9月中旬至翌年5月中旬油菜生长期间总积温3 422.1℃,是冬性和半冬性油菜生长的适宜区域。该地区山丘区油—稻、油—玉米、油—棉等二熟制种植面积较多,平区的油—稻—稻、油—棉种植方式已成习惯,种植面积较大,常年油菜种植面积在4万hm2以上,最多种植年份达到5.5万hm2以上,是主要冬季作物种植类型。桃源县油菜生产、种植品种经过了二次大的变革,第一次由白菜型、芥菜型油菜向甘蓝型油菜转变;第二次由常规品种向杂交品种转变。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推广甘蓝型油菜,到20世纪70年代末,甘蓝型油菜种植占主导地位,甘蓝型油菜品种占油菜种植面积的90%以上,单产由525 kg/hm2提高1 650 kg/hm2。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引进、试种、筛选杂交甘蓝型油菜新品种,选择具有丰产稳产性好,熟期适中,抗逆性强,适应桃源种植的新品种,予以大面积推广应用,是桃源县油菜提高单产,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之一。 沣油737是湖南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选育,2009年、2011年两次通过国审,审定适合为长江中下游种植的甘蓝型三系杂交油菜品种 (国审油2009018、国审油2011015)。2009年桃源县引进沣油737在青林乡堆金村10组小面积试种0.5 hm2;2010年大面积示范种植,在理公港镇小河口村种植4 hm2;2011年全县大面积推广应用400 hm2,其中在理公港镇小河口村高产栽培示范67 hm2。该品种在3年示范种植中均表现熟期适中,丰产稳产性好,适应性广,抗倒能力强,抗病抗逆性好,出油率高等特点,适宜桃源县作二熟制和三熟制大面积推广种植。 1 产量表现2009-2010年度在青林乡堆金村10组试种0.5 hm2总产1.4t,平均单产2.79 t/hm2。2010-2011年度在理公港镇小河口村大面积示范种植4 hm2,总产10.68 t,平均单产2.67 t/hm2,比当地其他油菜品种增产57.5%,农户张志云种植0.23 hm2,产菜籽0.7315 t,平均单产达到3.18 t/hm2。2011-2012年度抽样调查20个种植户,面积3 hm2,总产5.91t,平均单产1.97 t/hm2,虽然比上年减产0.7 t/hm2,减产26.2%,仍比当地其他油菜品种增产0.75 t/hm2以上,高产丘块单产达到2.78 t/hm2。减产的主要原因是开花期间受到阴雨寡照的自然灾害影响,造成单株有效角果数和每角粒数减少,千粒重降低。 2 特征特性2.1 生育期适中 育苗移栽:9月10~15日播种,直播9月底至10月10日完成,翌年5月15日前成熟,全生育期移栽的为242~247 d,直播的为217~227 d。 2.2 农艺性状好 苗期叶色深绿,叶型紧凑,抗寒性强;薹花期植株一致,薹茎微紫,开花集中,生长发育稳健。株高176.7~187 cm,分枝起点20.3~30 cm,单株一次有效分枝10.3~12.3个,主茎有效角果数94~98个,单株总有效角果数730~876个,每角粒数17.2~19粒,千粒重3.64 g。 2.3 抗性强 抗寒性:三年种植结果表明无冻害现象,尤其是苗期抗寒性强;抗倒性:经历了自然灾害的考验,特别是2012年3~5月雨水多、风大,仅有5%左右丘块植株倾斜;抗病性:菌核病是桃源县油菜生产中的主要病害,常年发生面积较大,损失重,该品种2011年度发病株率0.2%,2012年度为18.7%。 2.4 菜油品质好,出油率高 经农业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平均芥酸含量0.05%,饼粕硫苷含量20.3%,含油量44.86%。2011年度进行出油率验证,理公港镇小河口村农户用常规压榨方法进行操作,每50千克菜籽出油20.65 kg,出油率高达41.3%,比其他油菜品种每50千克菜籽多出油4.65 kg。 3 栽培技术3.1 适期早播,适量稀播 移栽油菜播期控制在9月15日前结束,苗床与大田比例1∶7,每亩播种量0.4~0.5 kg,均匀撒播。直播油菜大田用种量3 kg/hm2,播期控制在10月15日前结束。充分利用光温条件,培育壮苗。 3.2 及时间苗定苗,培育壮苗 移栽油菜间苗定苗分二次进行,3叶期一次,5叶期一次,做到叶不搭叶,每平方米留苗120株。3叶期喷施多效唑,每公顷用量为750~1 200 g,控制高脚苗,保证壮苗。穴播油菜一次性间苗定苗,在4~6叶时进行,每穴留1~2棵苗,留穴边苗,去掉穴中苗。撒播的可不间苗。在间苗定苗时及时施提苗肥,每公顷用尿素37.5~45 kg,对稀薄的人畜粪水浇施。 3.3 合理密植,早栽早发 根据品种特性确定栽植密度,沣油737分枝多,起点低,每公顷栽9万~12万株。栽苗时做到“一个穴,一棵苗,一把肥,一瓢定根水”。棉地油菜必须采用一穴双株才能确保种植密度。穴播的密度每公顷12万~15万株,撒播的每公顷保证18万~22.5万株。 3.4 施足底肥,合理追肥 大田底肥用24%肥大帅有机复合肥375 kg/hm2穴施。追肥分3次进行,第一次移栽后15~20 d用尿素45 kg/hm2泼施;第二次在封垄前用尿素90 kg/hm2对稀薄的猪粪水泼施;第三次抽薹前每公顷用60 kg尿素撒施。直播油菜的施肥与移栽油菜基本相同。 3.5 中耕除草 一是化学除草,苗期用盖草能喷雾,每公顷用300 g控草效果好;二是中耕培土,封垄前结合施腊肥,并与第二次追肥同时进行,起到护蔸和保温的作用。 3.6 及时清沟沥水防治病虫 做到沟水畅通,雨停沟干。油菜生长期间主要防治蚜虫兼治菜青虫、菌核病。药剂选用阿维菌素类、吡虫啉类、甲基托布津等,具有预防和治疗效果。开花后摘除老病叶,降低田间湿度,预防菌核病的发生。 3.7 增施硼肥,提高结荚有效率 增施硼肥是油菜高产的主要措施,大田施硼3次,基肥施硼1次,为高含量多元素的“劲玛硼”,用量6 kg/hm2;叶面喷施高含量硼肥二次,抽薹期1次,初花期1次,每次用量为0.45 kg/hm2。 4 讨论沣油737在产量表现,农艺性状,抗性,含油量诸方面均优于其他品种,深受农民的喜爱。在以后推广过程中,注重以下几方面,可大幅度地提高单产,增加经济效益,提高农民收入。 4.1 加大种植密度 育苗移栽田每公顷保证9万~12万株;穴播每公顷保证12万~15万株、撒播的每公顷保证18万~22.5万株增强群体效能,提高单产。 4.2 增施硼肥 硼肥基施每公顷6 kg,并且与土杂肥或复合肥拌匀,移栽时作压蔸肥,直播时作点穴肥;叶面喷施每公顷用0.45 kg,分2次喷施,抽薹期1次,初花期1次。 4.3 加强蚜虫防治 蚜虫危害油菜生长的一生,特别是在蕾薹期至开花期造成危害最突出,主要症状为有柄无角,直接影响产量。要用药剂吡虫啉类防治3次,苗期1次,抽薹期1次,初花期1次。 4.4 预防菌核病 采用两手抓,第一手搞好清沟沥水和摘除老、病叶,特别是初花期至成熟期更为重要,要做到沟水畅通,雨停沟干,及时摘除老、病叶,增强通风透光能力,降低田间湿度;第二手抓药剂防治,在抽薹期和初花期喷施托布津进行预防,可减轻菌核病的发生与危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