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湖南现代畜牧养殖职业教育集团
农业种养技术交流与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 > 农业种养技术交流与服务 > 养殖实用技术 > 内容

养殖实用技术
鱼、鹅生态养殖技术
栏目:养殖实用技术    时间:2024/9/14 14:11:38   浏览:52  返回列表

鱼鹅混养,对渔民来讲是“有十利而无一弊”的科学生态养殖模式,即生态环保又增加养殖收入,越来越多的养殖户开始采取这种模式。此模式充分地利用了水面和土地资源,在同等条件下比鱼、鹅单养提高经济效益达三成,是渔民的一条有效致富新路。

一、鱼、鹅综合养殖的模式

1.塘外养鹅:在鱼塘附近搭建鹅舍,舍外设鹅的活动场所和废水池。每天将鹅粪和鹅泼溅的饲料扫入活动池中,然后通过废水池的闸门把肥水流入鱼池。塘外养鹅便于管理,但不能充分发挥鱼与鹅的互利关系。

2.鱼、鹅联养:在鱼池的堤埂上建鹅舍,用部分堤面和池坡作鹅的活动场所,鱼池一旁用网片围一定面积鱼池作鹅的游泳场,水中的拱网不拱到底,以供鱼类从网底游入摄食。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对鱼干扰较小,也便于管理。一般上网高出水 面40~50cm,下部距离水底 40cm。鱼、鹅联养中鹅的配养数,主要决定于鹅的排粪量。一般1只鹅年产粪为120~150kg,故每亩可配养50~60只鹅。要选择良种或优化杂交组合品种,春夏以养肉鹅为主,秋季养蛋鹅。

主养鱼以鲫、鲤、鲢、鳙等杂、滤食性鱼类为主,搭养草、青、鲂鱼等品种。放养规格50~70g/尾,每亩放养总量50~75kg;要求冬放,中期可适当套养夏花;一般情况下,鲢、鳙鱼占45%,鲤、鲫鱼占50%,草、鳊可占5%,具体根据塘口条件、管理状况灵活选择;鱼种要用2.5%~4%的食盐水浸洗消毒后入池。

二、鱼鹅混养的养殖管理

1.选择池塘:池塘应大小适宜,过小水质调节功能差,影响鱼类的生长;过大对于鱼类饲料投放、鹅放养以及水体消毒和换水都不利;一般塘池塘深度在1.5m以上。池塘要求有一定的活水源,因为鹅一旦下水时间过长,会使池水长时间混浊,易导致池内的成鱼发病,甚至出现伤亡。

2.饲养管理:鹅的饲养管理。育雏期和其余养鹅方法饲养管理一样;要根据野草的生长情况,进行鹅的补饲,开始时草生长的小,而鹅也小,吃草相对也少;鹅逐渐长大,到中、后期,鹅的采食量增大,如果野草长的不好,就要进行补饲。一般是采用秸秆微贮发酵做为饲料,秸秆微贮发酵饲料,制成后食口性好,而又成本低,每天放牧回来后补饲200~300g即可。

鱼的饲养管理。水质好坏直接影响到鱼类生长,鱼病的发生,鱼产量的高低,因此水质管理至关重要;夏季结合鱼病防治用20g/m3生石灰泼洒,进行调节,确保水质。

给鱼投喂饵料时,要禁止鹅下水,这样做既可防止鹅吃鱼饵料,也可避免鹅长时间下塘戏水,扰乱鱼的正常采食。特别是夏天,饵料容易变质,投喂后若不能马上吃完,易发生鱼病。另外,投喂饵料时,既要坚持按照定量、定质、适时原则喂鱼,并要根据水温变化、鱼的生长及吃食情况,不断调整投饵量,促进鱼鹅双丰收。

三、鱼、鹅综合养殖注意事项

采取鱼、鹅生态综合养殖,以获取鹅粪肥水喂鱼的循环效益。但在实际立体化养殖过程中,尤其是实行同水面混养时,应特别注意解决好以下两个问题。

1.选择活水:因为鹅在水中活动的时间过长,会使池水长时间混浊,易导致池内的成鱼发病,甚至出现伤亡。所以,要选择活水混养。当然,如果鱼塘虽不是活水,但面积比较大,控制鹅的养殖数量,鹅下塘后不会导致水长时间混浊,那么也可以进行鱼、鹅混养,达到肥水养鱼的目的。

2.合理投喂:给鱼投喂饵料时,应禁止鹅下水,这样既可防止鹅吃鱼饵料,也可避免鹅长时间下塘戏水,扰乱鱼的正常采食。特别是夏天,饵料容易变质,投饵后鱼若不能马上吃完,易发生鱼病。另外,投喂饵料时,既要按照定量、定质、适时原则投喂,又要根据水温变化、鱼的生长及吃食情况,不断调整投饵量,促进鱼、鹅双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