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种养技术交流与服务
|
当前位置:首页 > 农业种养技术交流与服务 > 养殖实用技术 > 内容 养殖实用技术浅谈大雁鹅养殖管理技术
栏目:养殖实用技术 时间:2024/9/14 14:21:02 浏览:51 返回列表
作为一种常见的食用肉鹅,大雁鹅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因此在我国许多地区得到了广泛养殖。但在养殖大雁鹅的过程中,养殖人员需要对其中的关键要点进行有效把控,否则极有可能影响大雁鹅的成活率,甚至造成较大经济损失。在这一背景下,笔者通过结合相关研究资料,在阐明大雁鹅养殖的优势基础上,重点围绕大雁鹅养殖注意事项进行简要分析研究。 1 优势效用分析大雁鹅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抗病能力,且相较于其他鹅种,大雁鹅性情更为温顺,且具有较强的繁殖能力。一般情况下,大雁鹅在5 月龄时即可产蛋,每窝产蛋量在8~10 枚之间。1 月龄时大雁鹅的体质量即可达到1 kg,2 月龄时其体质量则可以达到2.5 kg,由此可见大雁鹅的养殖周期相对较短。大雁鹅对饲料要求并不高,包括青菜、干草等均可作为其饲料,其良好的食物适应性使得大雁鹅养殖成本得到极大降低。随着我国人工养殖技术的不断成熟,当前人工孵化大雁鹅中,平均每只雌性大雁鹅年产蛋可达15枚,成功孵化的大雁鹅幼苗数量至少为10只。而由于大雁鹅以食用植物及植物性饲料为主,因此其抗病性较好,与其他鹅种的养殖管理相比,大雁鹅在疾病防控和诊治方面的花费更少。另外,大雁鹅本身肉质鲜美、风味独特,在我国食用肉鹅消费市场广受欢迎,随着我国市场需求及人们食用野味需求的逐渐增加,养殖大雁鹅可以有效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2 大雁鹅养殖的注意事项分析2.1 优选种鹅在养殖大雁鹅的过程中,相关人员需要注意对鹅种进行择优选择。 首先,根据实际需要可从鹅苗外形入手,挑选公鹅或母鹅。通常头大体长且两眼不突出的为公鹅,反之即为母鹅。 其次,选择种公鹅时,应当尽可能选择鹅颈粗且长、双目有神、毛色柔亮、叫声洪亮等具有明显雄性特征的健康公鹅。 最后,选择种母鹅时,则应当尽量选择颈部细长、背部宽阔等具有明显雌性特征的健康母鹅。公鹅的利用年限一般2 年左右,母鹅的利用年限则相对较长,一般在3~6年左右。 2.2 科学饲喂在对大雁鹅进行饲养管理时,保障饲养方式的科学合理性尤为重要。当雏鹅出生1 d 后,工作人员需先向其饲喂适量清水,而后再按照由少到多的原则,将清洗干净且已经过晾晒干燥的菜叶如莴苣叶等,混合适量浸泡处理后的碎米饲喂给雏鹅。雏鹅在出生6 d 时,工作人员需连续3 d 将适量电解多维加入其饮水中,同时采取分群饲喂的方式,保障每群鹅数在15~20 只之间。并通过每日手动翻鹅4~5 次,以避免雏鹅相互堆叠、互相挤压而造成雏鹅受伤或死亡的情况。在经过7 ~10 d 后,工作人员应当在天气较暖和的时候驱赶雏鹅至野外,令其尝试独自觅食以有效增强其环境适应能力。在首次放牧时,需将时间控制在1 h 以内,随后可根据雏鹅野外觅食情况,逐日适当延长放牧时间。但需注意避免雏鹅入水游泳,否则其腹部遇水受凉有可能引发雏鹅腹泻、感冒等情况。当雏鹅20 d 至1 月龄后,工作人员需每日上午6时、10时、下午14时、19时和21时分别对雏鹅进行少量饲喂,将精饲料的配比控制在饲料总量的10%~30%之间,以少食多餐且以饲喂植物性饲料为主的方式增强雏鹅消化功能,为其实现健康生长奠定坚实基础。 2.3 环境控制饲养环境直接影响着大雁鹅的生长情况,加强饲养环境控制管理也是大雁鹅养殖的重要注意事项之一。一方面在雏鹅出生4 d之后,工作人员需要定时对鹅舍打扫清洁,将残留其中的污水、粪便等彻底清除干净。每隔7 d使用适量热碱水对圈舍进行刷洗消毒。定时对鹅舍换气通风,同时严格管控雏鹅饮水、饲料的卫生,避免雨水、灰尘等污染雏鹅饮食饮水,从而引发其出现腹泻等疾病问题。如果温度相对较低,工作人员则需要及时将棉被或麻袋、塑料布等垫于地面,防止雏鹅出现受凉腹泻或抽筋等情况。另一方面,工作人员应实时监控鹅舍温度与湿度,将鹅舍温度控制在26~27 ℃之间。且接雏后的第7天,工作人员需统一组织雏鹅接种禽流感等疫苗,以有效增强大雁鹅的免疫能力与疾病抵御能力,提前防控禽流感等疫病。出生超过7 d的大雁鹅每日需接受1 h左右的太阳光自然照射,促进大雁鹅对钙的吸收,实现骨骼健康生长发育。 2.4 疾病防治虽然大雁鹅的抗病性较好,但在其养殖过程中仍然需要重视对大雁鹅的疾病防控防治,要预防小鹅流行性感冒、小鹅瘟等疾病。1~4 d的雏鹅,工作人员可使用之前患有小鹅瘟等疾病但已经彻底康复的大雁鹅的血清,对雏鹅进行接种,每只雏鹅接种的血清量为0.02 ml。而如果大雁鹅出现轻微流涕、食欲略有减退等症状,则可以每日早中晚各将适量VB1饲喂给大雁鹅,连续用药2 d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