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种养技术交流与服务
|
当前位置:首页 > 农业种养技术交流与服务 > 养殖标准 > 内容 养殖标准庭院肉鹅养殖技术规程
栏目:养殖标准 时间:2024/9/14 13:54:26 浏览:54 返回列表
1 育雏前的准备1.1 制定育雏计划对于育雏来说,关键要点在于明确育雏的具体时间、数量以及所需要的人员等,需详细了解不同肉鹅品种的适应能力、抗病等因素,才能够最终确定需要饲养的合适品种。从实践角度考虑,在农村庭院养殖过程中较为合适饲养的肉鹅品种主要有豁眼鹅、籽鹅等。 1.2 育雏鹅舍的准备农村庭院养鹅规模100 只为宜,育雏一般可利用火炕,具有易于保温、取暖成本低的特点,在火炕上围上一块地方进行育雏,有条件的最好单独选用一间房作为育雏舍。雏鹅入舍前1 周使用3%的甲酚皂溶液对育雏的地方、鹅舍及用具进行喷洒消毒。最好将育雏室密闭,每立方米空间用甲醛溶液25mL、高锰酸钾12.5g 进行熏蒸消毒,保持干燥。 1.3 其他准备1)人员准备。提前对饲养人员进行培训,以便掌握基本的饲养管理知识和技术。 2)饲料准备。不同的饲养阶段需要不同的饲料,育雏料在雏鹅入舍前1d 就准备好,每次配制的饲料不要太多,能够饲喂5~7d即可。 3)药品的准备。药品包括疫苗、肠道疾病药物(土霉素)、抗应激剂(如VC)、营养剂(如葡萄糖、奶粉等)、消毒药(如甲醛溶液、高锰酸钾等)等。 4)垫料的准备。生活中较为常见的一些材料,例如锯末、稻草等,均可作为垫料。但也应特别注意的是,这些材料在使用前需要曝晒2~3d。在地面铺8~10cm 的垫料,过一段时间在原来的垫料上再铺加上一些新垫料,直到厚度达到15~20cm 为止。育雏期间不更换垫料,直到育雏结束后一次清除。 5)饲喂用具的准备。当下所选择使用的供给肉鹅所需水分的设备为真空饮水器,一般情况下一个饮水器可以满足约30 只肉鹅的日常饮水需求。对于雏鹅来说,除了可以使用常见料盘,也可选择使用塑料布或报纸。待到雏鹅生长至7 日龄后,才可考虑将其料盘更换为统一料槽[1]。 1.4 鹅舍的建造选择鹅舍时应确保所选择位置具有背风向阳与地势高燥等特征,且需要对其庭院排水效果予以预先考察,以保证鹅舍的采光与保温效果。根据本地实际,为降低鹅舍造价和节约土地,设计的鹅舍如图1。 图1 雏鹅舍的设计 2 育雏所需条件2.1 温度雏鹅能否保证其成活率与为其所提供的温度条件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若温度控制不佳或位置选择不科学,均会对最终的育雏效果造成不良影响。 1)温度计使用前要校对,其方法是:将一支标准温度计(体温计)和校对的温度计同时放入35~38℃的温水中,观察其数值,如果与标准温度计一致,说明准确。 2)温度计的悬挂位置要正确。温度计要离开供温的热源,悬挂于离鹅5cm 高度。第1 周舍内温度为28~32℃,以后每周下降2℃,至16℃为止。 3)根据雏鹅的行为表现来判断育雏温度是否适宜。温度适宜,雏鹅分布均匀,活泼好动,安静休息;温度偏低,集中在热源处拥挤成堆;温度过高,远离热源,张口喘气,大量饮水,食欲下降。 2.2 湿度可选用温湿计测量湿度。育雏室潮湿易导致雏鹅发病,故第1周舍内相对湿度应控制在55%~60%,以后宜保持相对湿度为60%~65%。 2.3 通风进行通风的基本原则,是应时刻保证育雏的室内温度。鹅舍内应保证空气新鲜,待雏鹅进入到鹅舍后的3d 内就应做好通风相关工作,并伴随雏鹅饲养时间的增加而选择将通风时间延长。最佳的通风标准为人进入到育雏室后不会有胸闷气短的感受,但也应在通风期间内注意过堂风与贼风的出现。 2.4 饲养密度第1 周雏鹅的饲养密度为25 只/m2,以后每周减少5 只,至6只为止。 2.5 光照1~3 日龄的雏鹅,昼夜光照24h,以后2d 减少1h,4 周龄以后采用自然光照。一般可以用白炽灯,灯高2m,7 日龄前每15m2用1 只40 瓦灯泡,8 日龄以后换用25 瓦灯泡。 3 雏鹅的入舍在进雏前1d 给育雏舍加温,育雏舍内温度要达到28~32℃,为雏鹅入舍做好准备。首先是需要卸车,装有雏鹅的盒子摆放到鹅舍前地上,应在其下方准备至少一个空盒,并至少将其静止30min以提供给雏鹅从应激状态中脱离的时间,以达到对鹅舍温度与环境予以快速适应的目的。 4 雏鹅的饲养管理4.1 雏鹅的饮水对于雏鹅来说饮水的最佳时间段是出壳后的24h 内,雏鹅0~7 日龄适宜饮水温度为20~26℃左右,7 日龄后即可饮用与室温相同的水。为将由于旅途疲劳或脱水的情况予以最大限度的降低,建议在饮用水中添加适当比例的葡萄糖,并应在水中加入VC 以起到缓解雏鹅应激的作用。每30 只小鹅一个小饮水器,在饮水中加入一些抗菌药物如0.02%土霉素,可提高雏鹅成活率,预防疾病。 4.2 雏鹅的饲喂1)雏鹅的开食。饮水后0.5~1h 就可开食,开食料用精饲料加上切细的少量青绿饲料。第一次开食饲料用温水拌湿(手握成块一松即散),洒在开食盘或干净的塑料布上面,第一次喂食雏鹅不能进食过多,吃到半饱即可,一般5~7min,在2~3h 后再用同样方法喂食。 2)雏鹅的饲喂。饲喂次数:在前3 周饲喂6 次/d(其中晚上2次),第4 周饲喂5 次/d(其中晚上1 次)。饲喂方法:雏鹅生长3~5d 后就可将所需饲料放在料盘内供雏鹅食用,后续可将料盘换为料槽。每次投喂不应过饱,以避免出现消化不良现象,采食八分饱即可达到最佳的初期饲养状态。精料占30%,青饲料可以占到70%。3 日龄后的雏鹅可在日粮中掺少量砂砾,帮助消化。 3)雏鹅的放养。雏鹅天生对环境的适应条件较差,因此想要将其转移至室外饲养,首先应确保环境温度匹配雏鹅对环境温度的需求,3 次/d 定时投喂饲料并提供足量饮水。待到20 日龄后一般需要将小鹅放到庭院活动,并在夜晚将其赶回鹅舍。待到生长至30日龄后,即可进行全天放养。 4.3 日常管理1)饲喂要做到定时、定量,少喂勤添。饲料清洁新鲜,防治下痢消化不良。 2)经常检查料槽、饮水器数量是否充足、规格是否需要更换,保证鹅得到充足的饲料、饮水。注意雏鹅的精神状态、活动、吃料、饮水、粪便等。 3)加强对弱雏的管理。随着日龄增加,雏鹅群内会出现体质瘦弱的个体,应及时隔离饲养,可在饲料中添加糖、奶粉等营养剂,或者加入VC 等抗应激剂,必要时可使用土霉素、链霉素、呋喃唑酮等抗菌药物等,并精心管理。 4)做好记录。温度、湿度、光照、通风、采食量、饮水情况、粪便情况、用药情况、疫苗接种情况等如实记录。如有异常,及时查找原因。 5 育成鹅的饲养管理1)2~3 月龄的育成鹅增重快、采食量大、消化能力强,能利用大量青绿饲料,可采用放养方式降低成本。放养鹅可根据牧草质量、采食情况和增重速度酌情补料。补料以青绿饲料为主,拌入少量糠麸类粗饲料和精饲料。 2)4~5 月龄,对增重太快的育成鹅,减少精料用量,做好限制饲养。如不限制饲养,造成过早开产的蛋小,母鹅产小蛋时间长。尽量增加放养时间,减少补料次数,逐渐降低饲料营养。建议在饲料中添加合适比例的粗料以将鹅的消化能力予以提升,将食道容量进一步扩大。 3)6 月龄~产蛋。此期间应逐渐增加饲喂量使鹅群的体质迅速恢复,适当增加体重,为产蛋积累营养物质。饲料搭配多样化,由粗变精。此时的补饲只定时,不定量,让其自由采食,增加矿物质、维生素饲料。产蛋前,以舍饲为主,放养为辅,应在运动场或放养地点放置石灰石、沙子。 6 产蛋鹅的饲养管理产蛋鹅在产蛋期以舍饲为主,放养为辅。 1)开放式产蛋巢。在鹅舍一角用围栏隔开,地上铺上垫草,让鹅自由进入产蛋。 2)喂料要定时、定量,补饲3 次/d,早、中、晚各1 次。先喂精料再喂青料。青料可不定量,让其自由采食。每天饲喂精料量,大型鹅180~200g,中型鹅130~150g,小型鹅90~110g。补料量是否恰当,可根据鹅粪情况、蛋型与重量来判断:①若雏鹅所产生粪便整体呈现条状且较为松软,则证明用料较为合适;②若粪便较为细小且断面有粒状表现,则证明其消化吸收不正常,建议将补料量适当减少;③若粪便颜色较浅且不成形,则可确定为供给补料较少,建议将补料量予以增加以强化雏鹅营养。④如果蛋壳变薄,蛋形出现异常,甚至产软壳蛋,说明产蛋鹅营养不足,应增补蛋白质和矿物质饲料,特别是钙、磷饲料。 3)放养管理。天气晴朗时可让鹅在舍外活动,每天放养时间不少于4h,放养时间不宜过早,应在上午9 点以后,减少鹅把蛋产在外面的现象。 4)供给充足的饮水。鹅饮水量是采食量的2~3 倍,缺水会使鹅采食量减少,产蛋性能下降。产蛋鹅夜间要给足饮水,水温12℃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