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种养技术交流与服务
|
当前位置:首页 > 农业种养技术交流与服务 > 养殖标准 > 内容 养殖标准探究肉鹅养殖的技术要点
栏目:养殖标准 时间:2024/9/14 13:55:32 浏览:41 返回列表
肉鹅是草食性家禽,生长速度快,环境适应能力强,对饲料的要求不高,养殖成本较低,非常适合规模化养殖,而且肉质肥美,口感良好,恰好可以满足市场上不断增长的鹅肉需求, 肉鹅养殖是养殖户创收致富的重要途径之一。 因此本文对肉鹅养殖过程中的场地选择、品种选择、饲养管理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1 养殖场地选择与布局生长环境对肉鹅养殖有着巨大的影响, 关系到肉鹅的存活率, 因此要慎重选择肉鹅的养殖场地。 养殖者要选择地势较高、光照充足的地方,保证附近有充足的水源和草地,要求草质良好,水源质量符合安全标准,水电设施完善,并且要尽量靠近交通系统,节省运输成本。在进行养殖场地的选择时,要远离工业园和人口密集的区域,要与城镇居民区保持1000 m 的距离以上,防止化工污染。 养殖场的布局上, 要分为生产区和生活管理区,生产区要明确划分出育雏舍、肉鹅舍、饲料仓库、器具仓库等区域,生活管理区要划分出居住空间和办公空间。在养殖场的实际建设中,要对当地的地形变化、 坡度大小和主要风向进行全面的勘察,合理设计养殖场的面积和规模。 居住区、饲料存储区等要建造在鹅舍外围,要占据上风向,鹅舍要建在在养殖场的最里面,要占据下风向。在鹅舍周围要设置陆地运动场, 面积应该是鹅舍的3 倍左右,保证肉鹅有充足的活动空间,周围要建立围栏,保证肉鹅不会乱跑。 在陆地运动场的周围,要挖掘池塘,建立水上运动场,面积要大于陆地运动场,周围要用竹签围住。陆地运动场与水上运动场之间的坡度要控制在35°之内。育雏舍内要有完备的防寒保暖措施,要保证良好的通风条件,建立完备的消毒系统。另外,养殖场外围也要建立一定的隔离措施,防止外界野兽动物进入到养殖场中,造成交叉感染。 2 品种选择和饲料供给品种的选择关乎肉鹅能否健康成长, 是保证肉鹅成活率的关键。 在挑选肉鹅品种时要考虑到养殖地点的环境气候特点,挑选体型较大、发育速度快、耐粗饲、生长周期较短的品种,要保证在养殖90 日后,肉鹅体重能达到3.5 kg。 我国常见的肉鹅养殖品种中有莱茵鹅、狮头鹅几种,育肥速度快、成活率高,是非常好的选择,或者莱茵鹅、狮头鹅的公鹅与本地母鹅杂交后的品种也可以[1]。 饲料质量和营养水平也影响着肉鹅的产量和鹅肉的口感,因此要做好饲料的选择和搭配。 肉鹅有着较为强健的脾胃和发达的盲肠,能很好地消化野草、蔬菜等粗纤维食物,养殖者可以大量使用青绿饲料,降低养殖成本。如果养殖场具有一定规模,肉鹅数量众多,可以自主栽种牧草,实现自产自足,牧草可以选择黑麦草、苦菊等品种。 在饲喂紫花苜蓿等皂素较多的牧草时,要注意与禾本科牧草混合饲喂,以防止营养失衡。在使用粗饲料饲喂同时,也可以适量添加一些精料,做到合理搭配,达到更好的饲喂效果。养殖者要根据肉鹅不同的成长阶段来选择精料,注意保持饲料的丰富性,要富含能量和多种蛋白质,可以有效提高肉鹅的免疫力。 3 饲养管理技术在肉鹅养殖过程中要做好饲养管理工作,最大程度保证肉鹅健康成长, 其中雏鹅的管理尤为重要,决定着肉鹅的成活率。 养殖者首先要对育雏舍进行全面的消毒,补缺漏洞,保证育雏舍的密闭性。 雏鹅的羽毛较少,体内器官发育还不完全,对自身体温的调节能力较差,抗旱抗热能力不强,因此要做好育雏舍的温度管理工作。在进雏之前,要使用电暖炉等供暖设施, 对育雏舍人工保温一个月左右,保持温度适中。一般来说出生1~5 d 的雏鹅,育雏舍内的温度要控制28 ℃左右,出生6~10 d的雏鹅,温度控制在25~27 ℃左右,出生11~15 d的雏鹅,温度控制在24 ℃左右;出生16 d 以上的雏鹅,温度控制在20 ℃左右。在天气炎热的时候,育雏舍内的温度可以适当降低,天气寒冷时反之。育雏舍内温度适宜时,雏鹅会变得活泼好动,休息时很安静, 偶尔会发出叫声, 喜欢相互依靠在一起。 如果育雏舍内的温度偏低,雏鹅会在热源处扎堆, 发出连续低沉的呜叫声, 羽毛会有潮湿的现象。 如果育雏舍内温度过高, 雏鹅会出现大量饮水、不断喘气的现象,食量会减少。 因此养殖者要对雏鹅的情况要多观察, 合理调节育雏舍内的温度。 养殖者还要做好育雏舍内的湿度管理,如果湿度过大会引起雏鹅腹泻的现象,还容易滋生细菌,影响肉鹅生长。 养殖者要将相对温度控制在60%左右,要做好通风管理,经常更换垫料,注意喂水时不要外溢。 在饲养时要先饮水后开食,尽量将饲料切碎,另外也要注意定期放牧和放水,可以促进雏鹅的新陈代谢,提高发育速度。 综上所述,在肉鹅饲养过程中,要科学选择养殖地点,合理规划养殖场所,选择优良品种,做好饲料搭配,不断调节育雏舍的温度和湿度,定期放牧、放水,保证肉鹅健康生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