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种养技术交流与服务
|
当前位置:首页 > 农业种养技术交流与服务 > 养殖标准 > 内容 养殖标准扬州鹅在不同饲养模式下的生长性能及经济效益分析
栏目:养殖标准 时间:2024/9/14 14:08:27 浏览:55 返回列表
我国是肉鹅养殖和消费大国,近几年我国肉鹅出栏维持在5 亿~6 亿只,占世界肉鹅出栏量的90%以上[1]。鹅为草食性家禽,其产品属于白肉,随着人民追求健康生活的意识不断增强,白肉消费比例不断增长[2],鹅业生产具有巨大的市场前景。随着工业化、智能化水平的提高,国家环保政策对水禽养殖业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规范,养殖企业和养殖户在环保压力下将肉鹅养殖由早前的水养转变为室内离水旱养。另外,较大规模的种草养鹅以及“稻-鸭-鹅-草”周年饲养等饲养模式迅速发展,全室内网上养殖、垫料养殖、种养结合等饲养方式逐步成为我国生态养鹅的主流[3]。华东地区是我国最大的肉鹅生产及销售市场,年出栏量达到8 000 万以上[4],但我国养鹅业生产水平总体上较为落后,除了几家大型的肉鹅规模化养殖场以外,肉鹅养殖主体仍为存栏规模较小的中小型养殖场及农户,饲养管理水平较为粗放,规模化舍内饲养与放牧生产等多种模式并存。金志明[5]认为找出最适合当下华东地区肉鹅养殖的最佳生产模式,一直以来都是鹅业生产需要探索的一个问题。本研究以普遍饲养的扬州鹅为对象,分析了华东地区常见的4 种饲养模式(精料饲养组、3%油脂组、牧草补饲组、放牧精料组)下的肉鹅生长性能、经济效益,以期为广大中小养殖场和农户选择饲养模式提供数据参考。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设计与饲养管理 本试验选用300 只平均体重为(832.6±26.3)g 的21日龄扬州鹅(公母1:1)为材料,由镇江市天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根据4 种模式鹅舍的实际面积确定每组实验鹅的数量,确保各组饲养密度无差异。根据场地实际面积,试验鹅群随机分为4 组(组间体重无显著性差异),每组饲养75 只扬州鹅,设置3个重复组,每个重复组25 只,饲养密度为2 只/m2。 29~70日龄肉鹅试验分组及饲养模式为:舍内饲养组(精料饲养组、3%油脂组和牧草补饲组)采用全封闭式厚垫料平养舍饲,垫料(稻壳)厚度3~5 cm,每周更换,试验鹅自由采食、饮水;精料饲养组全程精料饲养;3%油脂组全程精料饲养,在63~70日粮添加3%油脂(鸭油添加剂);牧草补饲组全程精料(黑麦草+精料)饲养,35~70日粮每周补饲牧草2.5 kg;放牧精料组(黑麦草+精料)在预试验期(21~27日龄)每天训练鹅自行前往指定草地并回鹅舍,28日龄后减少人为干预,试验鹅自由活动、采食,放牧期间提供充足饮水,并进行划区轮牧,密度为15 只/667 m2,每天放牧8 h。肉鹅所需饲料由扬州五亭食品集团天歌鹅业有限公司提供,营养标准按照扬州鹅商品鹅饲养标准设置[6],具体营养成分见表1。 表1 扬州鹅商品代饲料的营养成分 1.2 测定指标及方法 1.2.1 生长性能指标 每周称量试验鹅体重,每个重复组随机抓取称量4 只,每组称量12 只以上,计算各组鹅平均体重。其中,在28、42、56、70日龄时,4 个试验组全群称重,计算周增重。每周各试验组退料1 次,计算净采食量与耗料增重比。平均日采食量=周饲料采食量/每个试验组鹅只数;平均日增重=周增重/每个试验组鹅只数;耗料增重比=周实际耗料量/周增重。 1.2.2 淘汰率与死亡率 每天记录各试验组在栏情况,统计各试验组每周死亡、淘汰个体数,并计算各试验组死亡率和淘汰率。死亡率=死亡鹅只数/试验鹅存栏总数×100%;淘汰率=淘汰鹅只数/试验鹅存栏总数×100%。 1.3 饲养经济效益计算 ①饲料成本:按照饲料单价为3 元/kg,统计每只鹅饲养周期内的总耗料量,结果统一按每100 只进行计算。②其他成本:牧草为多年生黑麦草,种子价格约30 元/kg,播种量不少于0.23 元/m2,每2~3 d 轮牧1 次,本试验结束时量取实际放牧面积。鹅苗单价为10 元/只;雏鹅0~28日龄饲养成本为12.5元/ 只,参考扬州鹅生长试验,扬州鹅0~28日龄耗料增重比约为2:1。参考2022年上半年江苏地区70~120日龄白羽肉鹅市场平均价格,各试验组按100 只计算。饲养成本+雏苗成本+饲料成本+人工成本+其他成本;饲养收入= 每公斤鹅价格×70日龄平均体重;饲养利润=饲养总收入-饲养成本。 1.4 统计分析 利用Excel 2013 软件进行数据的初步整理,使用SPSS 20.0 软件进行方差齐性检验,之后对各组的性能指标进行N-K(Newman-Keuls)和邓肯(Duncan's)检验比较,结果用平均值±标准差表示,差异显著性以P<0.05 为标准。 2 结果2.1 扬州鹅在不同饲养模式下的体重变化 由表2 可知,28~49日龄放牧精料组生长速度最快,各试验组在35~49日龄的体重均无显著差异。56日龄放牧精料组的体重最大,超过3.30 kg,大于牧草补饲组(P<0.05)。在56~70日龄,精料饲养组和3%油脂组2 组与放牧精料组的体重差距进一步缩小;70日龄时,3%油脂组体重超过放牧精料组(P<0.05),牧草补饲组体重最小,4 组扬州鹅体重都超过3.5 kg。 表2 不同饲养模式下28~70日龄扬州鹅的体重 kg 注:同行数据肩标字母不同表示差异显著(P<0.05),字母相同时表示无显著性差异(P>0.05)。下表同。 2.2 扬州鹅在不同饲养模式下的生长性能 由表3 可知,不同饲养模式不同饲养阶段的饲料转化率差异明显。在29~56日龄,放牧精料组的平均日增重高于其他组(P<0.05),耗料增重比为4.29,与3%油脂组接近;牧草补饲组的耗料增重比最大,为5.01。饲养后期(56~70日龄),精料饲养组的平均日增重下降,牧草补饲组的饲料利用效率明显提高,其耗料增重比在4 个试验组中最小。从全程来看,牧草补饲组的耗料增重比最小,为4.84,表明补饲牧草饲养模式可节约饲料。 表3 不同饲养模式下扬州鹅的生长性能比较 2.3 不同饲养模式下扬州鹅死亡、淘汰率比较 不同饲养阶段的死亡率、淘汰率见表4。在饲养前期(29~56日龄),精料饲养组、3%油脂组的死亡率较低,牧草补饲组死亡率达10%,放牧精料组的淘汰率最高。饲养后期(56~70日龄)各试验组均无淘汰个体。后期3%油脂组的死亡率增长明显,而牧草补饲组、放牧精料组的死亡率均有明显下降。对于全程死淘率,精料饲养组、3%油脂组小于牧草补饲组、放牧精料组,其中牧草补饲组的死淘率达20.67%。 表4 不同饲养模式下扬州鹅的死亡率、淘汰率 % 2.4 不同饲养模式下扬州鹅养殖经济效益分析 扬州鹅不同饲养模式饲养成本及养殖利润(每100 只)结果见表5。参考华东地区2022年上半年鹅苗的售卖到户价格,结合扬州鹅生长性能参考数据,估测饲养至28日龄雏鹅成本约为22.5 元/只。3%油脂组饲养后期油脂添加量推算每100 只鹅油脂补饲量为8 kg,单价为6 元/kg,成本计为48 元。 表5 不同饲养模式下29~70日龄肉鹅饲养成本估测(按百只计) 元 注:①其他成本即除饲料成本额外的非人工成本:3%油脂组包括油脂添加费用,牧草补饲组包含牧草支出,放牧精料组包括牧草种子费用。 各试验鹅饲养成本围绕饲料、鹅苗、死淘鹅成本及其它成本这4 个方面比较。牧草补饲组和放牧精料组死亡、淘汰鹅成本超过精料饲养组与3%油脂组,其中牧草补饲组因鹅死亡或淘汰损失最高,超过350 元;基于各试验组全程的耗料增重比,可得牧草补饲组饲料成本最低,为2 763.4 元,精料饲养组饲料成本3 492.6 元,牧草补饲组较精料饲养组的成本减少729 元/100 只;其他成本方面,3%油脂组最低,不足100 元;而放牧精料组最高,约900.8 元;饲养利润方面,考虑到商品肉鹅(70~180日龄)价格随市场行情浮动较大,取2022年上半年江苏地区白羽肉鹅平均收购价格,为16元/kg,可知3%油脂组收购总价最高,高于牧草补饲组。放牧精料组如果按照16 元/kg 的价格进行计算,处在亏损状态。 3 讨论3.1 扬州鹅在不同饲养模式下的生长性能 体重是评价畜禽生长发育最为直接有效的指标,除品种因素外,畜禽的生长性能由饲料营养水平、饲养模式等因素决定[7]。宋亚东[8]研究结果显示,相较于舍内平养模式,冬闲田(稻田种草)放牧模式下扬州鹅增重快,该模式下扬州鹅的上市日龄体重较大。王惠影等[9]研究发现网上平养和地面平养2 种饲养模式的浙东白鹅0~70日龄的体重、饲料转化率等指标无显著差异。本研究发现不同饲养模式可显著影响扬州鹅29~70日龄的体重。在饲养前期,放牧精料组扬州鹅生长速度快于其他试验组,饲料转化效率最高,且死亡率最低,与宋亚东[8]的结果一致,这可能因为饲料精粗比合理,有利于肉鹅的早期体重增长,提高了饲料利用效率[10]。牧草补饲组和放牧精料组的饲料组成相同(黑麦草+精料),在饲养前期,放牧粗料模式的生长速度、饲料利用率高于舍内补饲牧草组,饲养后期恰恰相反,舍内饲养组的生长性能优于放牧粗料模式,这也与陈肇铭等[11]研究的地面平养和笼养肉鸡生长性能的结果基本一致。金志明[5]研究结果表明在放牧与舍内圈养的饲养模式下,牧草补饲组和放牧精料组屠宰鹅胸、腿肌剪切力数值最高,且腿肌剪切力显著高于其他试验组,可见添加牧草饲养可改善鹅肉的适口性,肉多汁,肉用价值好,而不同饲养模式下试验鹅血清碱性磷酸酶含量无显著差异。考虑到放牧和舍内饲养2 种模式的饲养环境,以及光照、有害气体含量等存在明显差异,可能后续还需结合育成出栏肉鹅的福利状况进行综合分析。 相同的品种与饲养模式下,饲料的营养含量是影响动物生产性能发挥的重要因素。肉用性家禽的生产中通常在饲料中添加一定比例的油脂用来进行后期出栏前的育肥,提高其生长性能和出栏体重。Chen 等[12]研究认为随着饲料能量水平提高(油脂的添加),扬州鹅日采食量降低,而日增重显著增加。杨志成[13]研究了高、中、低3 种不同能量水平饲料对吉林黑鸡性能的影响,也发现了类似的结果。王信喜等[14]探究了饲料能量蛋白质水平对35~70日龄扬州鹅体重的影响,发现能量是影响体重和日增重的主要因素,其中蛋能比是最重要因素。苗志强[15]研究发现,提高饲料代谢能可降低肉鸡的耗料增重比。结合本试验中饲养后期(56~70日龄)扬州鹅体重、耗料增重比结果来看,3%油脂组扬州鹅的周增重、饲料转化率均有一定下降,而总增重、饲料转化率大小与精料饲养组相近,试验结果与上述结论相符。尽管放牧精料组前期生长速度快,但过量的运动(放牧距离过长)可能是制约扬州鹅后期体重增长的重要因素。综合饲养后期放牧精料组生长情况,饲料采食情况来看,实际养殖建议提前1 周(63日龄)上市或于56日龄转入舍饲进行全天舍内养殖。 3.2 扬州鹅在不同饲养模式的死亡、淘汰率 规模化集约化饲养密度高、鹅的活动范围小,较低的运动量抑制肉鹅自然天性,容易引发疾病,增加死淘率。生产实践中,可根据鹅腿的行走能力来判断群体的生产性能[16]。放牧虽能提高雏鹅的整体成活率,但放牧鹅早期骨骼发育不完全,运动量大大增加,罹患腿病等疾病风险明显增加[17]。本试验中牧草补饲组死淘损失最高达到350元以上,累计淘汰9 只鹅,其中大部分鹅由于其自身行走不便被淘汰。这种现象的产生可能是补饲阶段未定时定点补充饲草使扬州鹅营养物质及纤维素摄入不足,导致鹅肠胃消化不良出现健康问题;而饲养后期3%油脂组死亡率显著升高,可能是饲养后期突然提高饲料能量水平,引起鹅应激所致[18]。 3.3 扬州鹅在不同饲养模式下的经济收益 鹅养殖产业中,饲料成本约占整个养殖成本的70% 以上,合理的饲料配比可以提高饲养效益。马会武[19]比较了放牧饲养模式、全精料饲养模式以及人工种草配比精饲料3 种饲养模式的经济效益,结果显示人工种草配比精饲料耗料成本最低,经济效益最好。霍子东等[20]分析了人工草地放养、荒草坡地放养及人工牧草舍饲3 种饲养模式下的秦香一号土鸡生产效益,结果表明人工牧草舍饲模式最节省饲料。刘希增[21]比较了下不同养殖方式(笼养、平养及散养模式)对畜禽生产性能的研究,也发现平养模式肉鸡肉用性能好于散养。本研究发现舍内养殖模式下,牧草补饲组相比精料饲养组(对照组)更加节约饲料,每只鹅饲料成本约降低7.3 元/只,而在饲料中添加一定含量油脂,规模养殖效益更好,相较常规精料饲养,利润增长3.83 元/只。 |